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北川十年——缅怀与奋进

http://www.newdu.com 2018-05-15 中国文物信息网 徐秀丽 参加讨论

    北川老城曲山镇,群山环抱,依山傍水。在平时是如画风景,地震地质灾害时是撕碎房屋毁灭生命的催命符。山清水秀的美丽曲山,一瞬间成了撼动人心的遗址标本。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是世界唯一整体原址原貌保护的规模最大、破坏类型最全面、次生灾害最典型的地震灾难遗址区。规划保护面积2.66平方公里,核心保护面积0.79平方公里。2012年7月,被四川省政府核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的中央祭奠园区是一处标志性的场景。背后的北川中学新校区被巨石完全埋压,只有一杆国旗和一副篮球架。小号《思念曲》在园区低回婉转播放,苍凉悲情。每日里络绎不绝的游客,都会在纪念碑前肃立默哀,敬上一束菊花,献上深切的思念缅怀。
    地震也使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被毁,一同被掩埋的还有805件羌族历史文物。馆长高泽友说,这805件文物来之不易,凝聚了北川所有羌族同胞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地震中失去至亲的高泽友,还承载着丧失文物的悲痛。
    双重打击并没有击垮这位羌族汉子。
    高泽友坚强地扛过了最困难的时候:地震后不久,新博物馆建设、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文物征集等异常繁重的工作落在了包括高泽友在内的四位工作人员身上,即使是“白加黑”“五加二”都觉得时间不够用。高泽友说:“好在,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所有任务都圆满完成了。”
    2013年1月,一座新的羌族民俗博物馆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永昌镇开馆了。新馆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是澳门基金会2009年出资1亿澳门元援建设的。
    新的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集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为一体。展览包括历史篇、社会篇、文化篇等三部分,以实物形态和大型场景复原相结合,并以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展示不同时代、地域、民俗特色,重点突出羌族民俗文化特点。
    博物馆从无到有,从空空如也到精彩纷呈,高泽友亲历了全过程。
    在高泽友记忆里,最有幸的事情是,地震前,他将123件国家二、三级文物送到具有高抗震性能的绵阳博物馆文物中心库房存放,使这些羌族文物精品逃过一劫;最心有余悸的事情是,伴着余震紧急转移受到唐家山堰塞湖溃坝威胁的绵阳博物馆文物中心库房的文物。
    如今,那些地震中保存完好的文物、抢救出来的文物、收集回来的地震文物,陈列在新建的博物馆中,静默无声,向观众讲述着羌族和北川的历史。
    在博物馆内,有块声控羌语学习区,每一块地砖都对应着天花板上的每一个方格,方格上写着“爸爸”“妈妈”“太阳”“吉祥如意”等不同的汉语词汇。如果你想知道“吉祥如意”在羌语中如何发音,只需要踏上对应着“吉祥如意”的地砖,耳边立即会响起“纳吉纳鲁”。很多观众在这个区域驻足体验学习。
    高泽友说,展览中羌语学习区能让观众更真切地听到羌语、学习羌语,了解羌族文化,展览中还包括羌绣、羌笛、口弦、羌族歌舞、民俗活动、民间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
    博物馆的讲解员均来自羌乡,博物馆会对讲解员定期培训,她们不仅会说羌语、会唱羌歌、会跳羌舞,还会展示羌绣绝技。
    2017年5月博物馆完成了智慧导览项目,建立了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游客只需扫描二维码加关注,即可自动免费听到各个展厅内详实而细致的解说。
    2016年至2017年,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利用暑假举办了两届“小小讲解员”的招募及培训,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加入到博物馆志愿者队伍……
    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是继承和弘扬羌文化的重要窗口,是羌民族的精神家园。高泽友相信,只要有人在,通过几年、几十年的努力,羌族文化传承就有希望。
    当记者问,地震十年过去了,回想这十年里,工作中最大的感触是什么?高泽友坚定地说了两个字:“责任”。
    (本报记者 徐秀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