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讯(记者张春海)近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尤悦、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军等学者共同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探讨早期铁器时代游牧人群的用马策略。 该研究是基于新疆喀拉苏墓地第15号墓葬(M15)随葬马匹的动物考古学研究。2014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阿尔泰山南麓哈巴河县清理喀拉苏墓地时,在多座墓葬中发现了殉葬的马牲。其中,属于早期铁器时代(相当于战国晚期)的M15殉葬了13匹完整的家马。 研究者对这13匹马的年龄、性别和骨骼异常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者发现,13匹马中有9匹马的椎骨出现异常情况,另外有3匹马的四肢骨出现了异常情况,其群体发病率较高,应与人类长期役用的行为有关。此外,13匹马还伴出铁质或铜质的马衔和马镳以及马鞍桥的骨器饰件。它们与马骨异常现象一同暗示,这些随葬马是早期游牧人群的骑用马。这些马匹在役用能力最强的年龄供人骑乘,长期的劳役造成骨骼异常现象的早发和高发。随着年龄不断增大,在M15墓主人去世时,它们最终成为随葬马匹的首选对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