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访齐文化的第一站选择了齐都文化城。齐都文化城位于临淄城区东部太公湖北岸、姜太公铜像以北的淄河河岸高地之上。淄博市临淄区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金智介绍了齐都文化城的主体建筑——齐文化博物馆,馆藏文物3万余件,展出文物3117件,由基本陈列、特色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厅组成,向世人全方位展示齐文化的发展轨迹。 农工商并举 进入齐文化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恢弘的古铜色壁画。壁画上英姿隽迈的人物和生动传神的场景擎画着八百年齐地上演的历史大剧。史载,齐国建立后,姜子牙推行“因其俗,简其礼”的开明政策,尊重东夷人文化传统,成为齐文化开放包容精神的源头。这一点在物质遗存上也有所体现,博物馆中展示的一些出土于西周时期的陶器呈现出不少东夷文化特征。齐国在经济上倡导农、工、商并举,践行“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的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开发山海资源,大力发展丝麻纺织业、渔业、盐业等手工业和商业。王金智告诉记者,2008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渤海沿岸发现了商代、西周、东周及宋元不同时期的700余处盐业遗址。在齐文化博物馆中可以看到近年来在齐地考古发现的众多捕鱼工具,如鱼叉、鱼钩、鱼标、网坠等,以及鱼形饰品。 此外,齐国还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丝织中心。齐国生产的“冰纨”“绮绣”“纯丽”等高档精细丝织品,不仅做到了国内“人民多文采布帛”,还大量输出,畅销各地,故有“天下之人冠带衣履皆仰齐地”之称。齐纨的华美却不敌岁月,考古发现的实物并不多,如今能看到的是1971年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中出土的齐国丝织产品,但发现时已经严重炭化。 手工业成就突出 齐国国力的强盛,使手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据《周礼·考工记》记载,齐国手工业涵盖了冶金、纺织、制车、制陶、漆器制作、铸镜等六大工种。近年来大量考古发现为学界认识和研究齐文化中的手工科技提供了丰富材料。据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齐地先民已经发明并掌握了冶铜技术。在齐文化博物馆中,我们看到更多的则是西周及之后的齐国所铸各类青铜器。如西周时期青铜乐器、食器、盛器、量器、兵器等。 战国时期,齐国的青铜铸造技术在传统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王金智告诉记者,这一时期铸造工艺多采用陶范分铸焊接,部分采用失蜡法。青铜器物中的平盖铜鼎、铜豆、铜簋、铜敦等具有一定文化特色,并带有模印、嵌错红铜、金银错、细线刻镂等装饰工艺。目前出土的许多青铜器铸造规整、雕刻细致。说到这里,在王金智的导引下,记者看到了齐文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牺尊”。该器物于1982年7月17日出土于临淄区稷下街道商王村原临淄区砖窑厂,经专家鉴定为战国时期的青铜酒器,全称是“错金银镶嵌铜牺尊”。此器仿牛形,昂首竖耳,偶蹄,由头颅、体、盖分铸而成;首颈结合,有一项圈合缝自然遮掩,盖为一扁嘴长颈禽,禽颈反折,嘴紧贴背上,巧成半环形盖钮;两翅平展,羽翎均以绿松石铺填,通体是粗细相间的金、银丝嵌饰的几何云纹。此器设计独特,工艺娴熟,是战国时错金银工艺的佳品,反映了齐国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平。 齐都临淄是当时冶铁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据统计,齐故城内冶铁遗址20余处,最大的约40万平方米。记者在齐文化博物馆中看到2015年秋出土于齐都镇东古村与阚家寨之间54号冶铁遗址中的一块巨大铁坨。据介绍,这块铁坨重约3吨,出土时横卧在炼渣灰坑中。 战国时期齐国铁质农具的普遍使用,在考古发掘中得到了证明。1958年,临淄考古队对临淄齐故城进行试掘,发现了不少战国时期的铁质农具。这些农具在制作工艺和技术水平上都比春秋时期有了更大进步。有的已由可锻铸铁制成,具备了坚硬、锋利、耐用的性能。在造型设计上也更加实用,如铁犁的犁头吃土部分呈“V”字形,前端尖锐,便于入土,后端宽阔,便于破土开沟。随着铁农具的普遍使用、牛耕技术的推广及水利灌溉工程的兴修,当时齐国土地得到大范围开垦,农作物产量得到提高。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残简中记载,“岁收,中田小亩,亩二十斗,中岁也。上田亩二十七斗、下田亩十三斗”,基本反映了战国后期齐国农业发展情况。 此外,齐国在制车、制陶、漆器制作、铸镜等手工业方面也有着非凡的成就。除了齐文化博物馆中展出不同类型的陶器、水晶、玉器、漆器、镜范等出土文物,在临淄后李大型春秋车马坑遗址基础上修建的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则以专题陈列形式再现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古车工艺。原貌展示的临淄后李大型春秋车马坑遗址一号坑南北长32米、东西宽5米,马与车东西向南北排列,战车10辆,马32匹,整齐有序,威武壮观。殉葬的车都是木质车,木已腐朽,在黄土中仍保存着木头的痕迹,考古工作者剥剔出车的木痕,使原车的形状和细部得以显现。 开创百家争鸣的新风 齐人对音乐艺术尤其是乐舞有着特别的青睐。齐文化博物馆中展出有西周时期的铜钟、西汉时期的鎏金编钟等乐器。乐舞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艺术体裁,它集诗歌、舞蹈、音乐于一体。齐地乐舞中最能体现齐文化特色的地域音乐是齐《韶》。它来源于舜《韶》,脱胎于周《韶》,在齐国盛行800年之久。1982年,齐文化博物馆受赠一枚出土于齐国故城东南部韶院村的石磬,上面阴刻铭文二字,有学者将其释读为“乐室”。而此石磬出土所在相传也就是春秋时期孔子到齐国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发生地。据《临淄县志》记载,清嘉庆时期,在此地掘得古碑,刻有“孔子闻韶处”,后又于地中得石磬数枚。后古碑遗失,村民另立石碑依然保存于韶院村。 临淄还是战国时期学术文化中心——稷下学宫所在地,在当时吸引了诸子学派纷纷来到稷下一展风采。稷下学宫开创了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后世学者将其与几乎同时期的古希腊柏拉图学园相并举。据一些学者考证,稷下学宫遗址在齐故城小城西和西南,北起长胡同村南,南至西关西、刘家庄南,西至遄台左右,东至齐故城小城西门和南西门。2003年,临淄区政府在此区域内树遗址标志碑一座。战国时稷下学宫诸子云集、高谈阔论的盛况,如今已经淹没在标志碑后满眼绿色的田野中。稷下学宫始建于战国时期,因其近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而得名。它兴盛于齐威王、齐宣王和齐湣王前期,中衰于齐湣王后期,恢复于齐襄王时期,随着秦灭齐统一中国而消亡,历时大约150年。据学者们推测,稷下学宫应是一所规模宏大的学馆,文献记载赐列第的上大夫“七十六人”,“且数百千人”。稷下学宫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教育、政治咨询、学术研究等,是战国时期的学术研究中心。作为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荟萃的中心,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他们围绕着王霸、义利、天人、人性善恶、名实等时代论题开展学术辩论,开创了百家争鸣的一代新风。稷下学宫对秦汉以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产生了深远影响。 钟灵毓秀的齐地山水人才辈出,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齐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