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文化名家 >

白居易和元稹的关系 元稹的爱情诗介绍

http://www.newdu.com 2018-06-0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白居易与元稹绝对算是唐朝诗人中的一对好“基友”,二人同年考取功名,分配到一个单位,做了同事,此后二人形影不离,一同游玩,诗歌唱和,干了一切“好基友”之间会干的事情,这还是早年间的事,后来二人的命运更是时时牵连在一起,二人的心更是时时挂牵着对方。
    

    之后,白居易被调到长安城郊当县尉,就是现在的县公安局局长,元稹与其分别,很是痛苦,写诗遥寄相思之苦,说我们认识有三年了,从来没有分开过,你这忽然被调走,我每天魂牵梦绕的,每天只能望着远处的山顶,不能与你一起相随,真想化作云和雨,一起在天边会和啊。你看,连云雨之情都说出来了,真是赤裸裸地表达爱意啊。其实,像云雨这样露骨的字眼,二人彼此唱和的诗篇中,还有很多。
    不仅如此,二人还创了一个惺惺相惜,深交挈阔的佳话。元和四年,白居易回京当了左拾遗的官,而元稹却是监察御史,这个官要全国各地出差办案,所以,二人不能经常在一起。一次,白居易和好友一起游慈恩寺,席间,白居易惆怅无比,就写了一首诗给元稹,说忽然想起友人元稹去了远方,如果计算一下路程的话,应该到了梁州了吧。说来也巧,二人真的是心心相印。这一天,正如白居易掐指一算情况一样,元稹真的是到了梁州,而且晚上还做了一个梦,梦境和白居易白天游玩的情景一模一样,这个故事还演变成了后人夫妻之间相互思念的一个典故,可见元白之间真的是超越了一般的朋友关系了。
    元稹 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中的名句,也是他对亡故的妻子用情至深的生动写照。元稹离思共有五首,这一句最能体现他心中的万分悲痛,也是在后世流传最广,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诗句。
    

    元稹的妻子叫韦从,年方二十就下嫁了元稹。那个时候是贞元十八年,当时的元稹还没有功名在身,因此两人成亲之后曾一度受到贫穷的困扰。可他的妻子对一贫如洗的丈夫没有丝毫的怨言,他们两情甚笃,相敬如宾。两人虽然经常饥寒交迫,但却犹如世外之人一般。可这一切都在七年之后画上了句号,韦从由于过度操劳而病倒,最终撒手人寰。这对于元稹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他无法承受失去挚爱的痛苦,无法面对眼前的事实。但是他又回天乏力,最终只能将自己的思念和悲痛之情诉诸笔端,于是才有了流传后世的元稹离思。
    多才多艺的元稹曾一度活在逝去爱妻的阴影里,在仕途上也遭到了政敌的打击。他因为性情耿直,得罪了当朝的宦官集团。此时的大唐在安史之乱过后虽然有了短暂的生机,但很快就变成了外有藩镇林立,内有阉宦弄权的局面。郁郁不得志的元稹索性寄情于山水之中,他的满腹才华和宏图抱负在他的诗作和画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名词佳句。
    元稹的爱情诗介绍
    元稹是唐朝著名诗人,他与白居易被后人尊称为“元白”,诗号为“元合体”,他之所以声誉国内外的原因除了发起新乐府运动,再就是其表达深切的爱情诗,元稹的爱情诗仿佛孤风悲吟,非常扣人心弦,打动人心。
    

    元稹的爱情诗代表作之一《离思》是当时最为真挚、最具质感的爱情诗,其中前两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引自《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他将对心爱的妻子挚爱的情感比喻为广阔的海水、绚烂无比的巫山之云,以表达这份爱意的深厚。第三句“取次花丛懒回顾”则是将世间众女子喻为漫多的花丛,自己则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毫无眷恋。这三句所说都是其“果”,那么“因”指的是什么呢?在看第四句“半缘修道半缘君”,这“半缘半道”便是其“因”,也是整首诗的核心所在,这里所写的修道并不是出家修行,而是一种爱的信仰,在意识形态里可能是会被世人批判的“个人迷信观念”,但爱情里的“个人迷信”绝对是真挚伟大的,如果把《离思》的最后两句直译过来就是“一半是我对你的个人迷恋,一半是你本身就是可爱迷人的”,这也是元稹深情爱恋妻子的原因。
    元稹的爱情诗不只有《离思》,还有《菊花》、《遣悲怀三首》等都流传深远,被世人所熟诵。
    《远望》元稹
    元稹是河南人,其父是元宽,母亲郑氏非常贤能而且文采斐然。元稹自幼聪慧,在母亲的亲身教授下,15岁便擢第,25岁时和白居易同期中进士并成为终身挚友,两人更是以推动新乐府运动而被世人尊称为“元白”,其诗号为“元合体”。元稹的优异创作中尤以诗的成就最大,现存于世的大约有八百三十余首,其中《菊花》、《遣悲怀三首》等都是他的代表作,那么《远望》元稹写的是什么呢?《远望》元稹表达的主要意境是什么呢?《远望》元稹又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呢?
    

    唐大和三年九月,元稹主要担任尚书省左丞一职,正是因为此职务的便利,他开始在朝野中整顿吏治,为了恢复谏官的作用、整顿政府官员,他采取了严格措施并将当时受人非议最多的七名官员贬谪出京,这引起了朝野上下的一番热议,更多的官员并不认可他的这种行为,而且因为元稹平时就没有操行,上下官员心里对此并不认同。恰巧宰相王播突然病逝,李宗闵正再度掌权,元稹受到排挤最终于大和四年正月被迫辞去尚书省左丞职务,转而出任检校户部尚书,兼任御史大夫等职,这首《远望》便是他在此背景下于武昌仲宣楼里有感而发。
    这首诗直译过来便是,满眼望去尽是萧索的冬天风景,落叶散落遍地被雪覆盖,山间寺庙被漫山遍野的红树裹在其中,此时站立在仲宣楼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就像漳水缓缓向东流去。
    唐朝诗人元稹简介
    说起元稹,不得不说其相貌,在唐朝这些个诗人中,元稹算是相当帅的,而且这种帅在小时候就有苗头,所以,他年轻时,那绝对是个万人迷,能以一个小官就能攀上了韦夏卿这个高枝,不光有才,帅也是他征服韦丛的一把利器。
    

    再说元稹的才,那绝对也是翩翩公子,才华横溢,年少既有才名,从流传至今的诗篇来看,他绝对也是一个走心的好诗人,才气对于一个男人来说,那是很重要的。江湖传言,男人要么帅,要么有才,二者一定要有一样,这样才能征服女人,而元稹两样都有,不得不感叹命运有时候是偏向某些人的。更可怕的是,他元稹一个帅才,偏偏又很勤奋,你说他不成名都对不起这条件,白居易牛逼,但白居易和元稹一起考上大学的时候,白居易比元稹大了八岁,这就意味着白居易高考参加的可不是一回两回了,元稹本身就聪明,再加上勤奋,早考取功名也在情理之中。
    元稹后来虽然一直混在官场,大官小官也都当过,贬来贬去,浮浮沉沉,也是家常便饭,政治嘛,本身就没有对错,关键要看站队,元稹一辈子过的还算凑和,政绩不明显,但也不算庸官。
    元稹以诗名流传,他的诗歌评价最高的算是离思悼亡诗,那这和他细腻的感情和几段感情经历也有很大的关系,崔莺莺、韦丛、薛涛个个都是个人物,个个都是激发元稹诗性的催化剂。元稹终年53岁,死在被贬值的武汉镇署之中,也算善终了。
    行宫元稹赏析
    行宫主要是指古代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元稹则是唐代著名诗人,那么行宫元稹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行宫元稹主要讲述了什么呢?
    

    元稹生活的中唐年代正值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期,《行宫》便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看似短小的绝句却具有深邃的意境,描绘了当时国力各方面在走下坡路时宫女们凄苦的生活,寄托了元稹对盛衰之感的沉痛。从整首诗的内容上看,荒凉的古行宫正是一年春到花开时,但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侵蚀,不仅古行宫变得残败不堪,入宫时的妙龄宫女青春逝去也变成了白发苍颜的“白头宫女”,元稹用白头宫女与红色宫花相衬的手法,隐晦的暗示了宫女的悲惨宫廷生活,他不凭热烈感情见长而是以深沉境界取胜。
    从表现手法来看,其一是以少总多,整首诗仅仅二十字,但其中人物、地点、时间、动作等全部极致表现出来,构成了一副非常生动的画面。其二则是以乐景写哀情,最主要的突出点是红花这一物,盛放的红花和残败古行宫相反衬,加强世事变迁的沧桑感,红花美景和宫女的寂寥心境相衬突出宫女的凄苦心理。整首《行宫》元稹所用的语言平实无华,但能够给予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一直广受赞誉。其内容广博而深刻,凭借字字珠玑的二十字后来入选了《唐诗三百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