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萧何杀韩信究竟是为公还是为私?这几个方面能看出

http://www.newdu.com 2018-06-08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在中国5000年历史上,充满了虚情假意,明明非常恨一个人,不惜抹黑或杀死对方,却又要表演一番,表现的温情脉脉,无可奈何。
    比如,康熙一方面祭拜明孝陵,一方面又抹黑明朝和朱元璋。
    这些虚假,都可以从行为和语言的反差中,找到答案,因为说一套做一套,反差太大,后人通过史书可以发现其真面貌。
    但历史上有些名人的所作所为,真很难让人分辨。
    比如本文要讲述的是,萧何和吕后合谋杀死韩信之后,泪流满面的说了一句话,但直至今天,都无人知道萧何说的这句话,是否真心实意!
    

    01
    作为一代超级军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刘邦的汉朝。
    所以,刘邦给予韩信的承诺是“三不杀”,即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让人意外的是,刘邦做到了这一点。
    因为萧何和吕后合谋杀死韩信时,是将韩信关在竹笼子里,吊在半空中,用黑布遮住了笼子,让宫女用竹刀刺死了韩信。
    所以说,韩信死的很郁闷,一群女人拿着竹刀杀了一代军神。
    在韩信死前,韩信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萧何月下追韩信,萧何的重视和举荐,才有韩信发挥的余地,萧何是韩信的伯乐。因此,韩信非常信任萧何,对于萧何的任何要求,韩信都给予信任。
    所以,萧何喊韩信去宫内,韩信在微妙而危险的时刻去了,结果遭到吕后的毒手。
    所以,韩信死前感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02
    在历史上,没听说过萧何的狡诈贪婪等负面记载,那么萧何为何如此绝情?
    要杀死一个对大汉建有大功劳,且对自己非常信任的军神呢?
    如果简单归纳的话,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为私,一种是为公。
    (1)萧何自私自利,为了自身的名利。
    (2)萧何为国“锄奸”——消除韩信这个不稳定因素,是为大汉和天下苍生着想。
    萧何有没有动机为私呢?
    客观的说,有!
    

    韩信是公元前196年去世,刘邦是公元前195年去世,吕后是公元前180年去世,萧何是公元193年去世。
    也就是说,杀死韩信之时,刘邦身体估计不行了,吕后却还很好,所以萧何为了保住自己,需要得到吕后的信任,帮助除掉韩信。
    至于萧何的为公之心,那就更多了,史书上对他有很多描述,比如为人简朴,楚汉争霸中稳定刘邦后方,入咸阳后首先接收宰相府,查封那些典籍等,无比塑造了萧何安邦定国,为民呕心沥血的形象。
    甚至于,萧何都有机会取刘邦而代之,但萧何却一直明确自己为大汉服务的身份定位。
    

    03
    韩信被宫女用竹刀残忍的杀死之后,萧何泪流满面,说出了一句话:“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
    萧何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为国才杀死了韩信。换句话说,在萧何看来,韩信不死,天下难安。
    果真如此吗?有人说,韩信在当时准备谋反,会让天下再起刀兵,所以杀了韩信,反而让汉朝稳固,天下太平了。
    但也有人说,韩信并没有想谋反,如果军神韩信要真谋反,刘邦根本挡不住,况且在关键时刻,韩信还愿意见吕后和萧何,说明没想过谋反。
    这两种解读,决定了萧何杀韩信的心态。
    只是,历史已经远去,也无法知道历史是否被扭曲过,所以就没办法知道萧何杀韩信的真正动机了。
    “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 究竟是为公,还是为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