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岩本通弥]城市化过程中家庭的变化(3)

http://www.newdu.com 2018-06-09 中国民俗学网 [日]岩本通弥 译者 参加讨论

    (二)弑亲杀子的事件增加了吗?
    图1是在2006年发生了一件震惊社会的事件后,同年10月14日刊的《朝日新闻》社会版头条的一篇报道。内容是对6月发生在奈良的少年纵火杀人事件进行总结性分析。仅从标题《少年的“弑父弑母”事件急剧增加》、《含未遂事件去年共发生17件》就能感觉到这篇报道向人们传递了一个此类事件在急剧增加的强烈印象。报道的首句为:“据警察厅整理,未成年人弑亲或未遂的事件正在急剧增加。过去每年只有数件发生,去年却突然增加到17件,今年截止目前也已经报道了10件”。不仅是《朝日新闻》,其他报社或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尤其是“新闻讨论节目”(Wideshow)都引用这篇报道中出现的“专家”的评论,反复宣传着如出一辙的分析和解说,想必大家也都有这样的印象。
    
    图1 《少年的“弑父弑母”事件急剧增加》的报道
    (引自:《朝日新闻》2006年10月14日晚报)
    那么,接下来是练习问题。
    [设问]图2是根据警察厅最新的《犯罪统计书》中2005年发生的杀人案(杀人罪)的加害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关系性(检举件数)而作的图。请推测从“家庭”到⑤“其他”这五个关系性(亲属关系)在圆图中可能占的比例,并完成此图。
    图的正中间写着“杀人”和“1224件”,表示的是2005年发生的杀人事件的总数,数据取自警察厅的《犯罪统计书——平成17年的犯罪》(2006年9月)。这里需要对数据做一些补充说明。首先这是检举件数,即杀人事件后嫌疑犯逮捕数,而不是杀人事件的认知数,也就是说如果逮捕率很低,便无法从这个数据明确加害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关系性。日本的杀人案检举率例年都在95%左右,所以虽然不是认知件数,而是检举件数也没有很大问题。另外,关于设问中提到的“杀人事件中的加害者”,因为还未经法院定刑,准确地说还是嫌疑犯。再者,我们普通人想象中的杀人事件大都包括强盗杀人或伤害致死等,这里的数据只是统计书分类的刑法规定的凶恶犯中的“杀人”这一罪种(这个数据为犯罪构成要件,包括杀人未遂,不问生死)。至于强盗杀人罪(56件)以及包括伤害致死罪的粗暴犯(138件)加起来,对于计算加害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关系性而言只会造成1%左右的误差而已,可以忽略不计。
    
    图2 练习问题
    接下来要说明关系性的区分。①“家庭”(亲族)——统计书中设有亲生父母、养父母、继父母、配偶、亲生子女、养子女等几个细类,这里都合并成“家庭”一项;②“朋友、熟人”;③职场关系;④陌生人;⑤其他。这几个项目都是统计书中原本的分类,为简单的字面含义。邻里之间的争执发生的杀人事件归为“朋友、熟人”。⑤“其他”一项也是原本统计书的分类,这里先告诉大家⑤“其他”占了12.01%。那么,到底什么关系的人之间发生的杀人事件数量最多呢,请大家发挥想象在图上画出分隔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