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几种特殊的送灵仪式 日尼木(ꍂꆀꃅ)即为凶死者举行的送灵仪式。“日”是彝语“比日”(ꁳꍂ)的简称,意为凶死鬼。彝族人认为,刀枪所杀、毒死、勒死、吊颈、哽死、坠崖、溺死;被滚石或树木砸、压致死;烧烫致死,死于车船之祸,难产致死、被猛兽和毒虫蜇咬致死等,都是凶死鬼所致。人们在举行送灵仪式活动时,在送灵对象中,若有死于以上死因并留有子嗣者,在举行送灵仪式进入“咒鬼仪式”时,要邀请“日毕毕摩”(ꍂꀘꀕꂾ)即专事凶性法事的毕摩举行“比日嘎开”即“断凶死鬼路仪式”。 为凶死者的亡灵举行“日尼木”诅咒凶死鬼送灵仪式,是因为彝族人认为,非正常死亡者的亡魂若不通过特殊的宗教仪式进行超度是不会成为善灵的。在举行特殊的“日尼木”仪式之前,他们的亡魂仍被死于凶死鬼所控制与操纵,与凶死鬼为伍而作祟致祸于其在世的亲人。若不诅咒纠缠亡灵的凶死鬼,则不能成为善灵与寿终正寝且有子嗣的善灵共同举行送灵仪式并将它们送归祖界。除了为达到以上目的外,更重要的是试图通过“日尼木”仪式,杜绝凶死鬼将来纠缠该家支的子孙后代,致使该亡灵的后代也会凶死。 因是除凶死鬼性质的送灵仪式,故在诅咒凶死鬼仪式时,有特殊的做法和要求。其一,均用黑色公畜作“牺牲”(ꊐꂿ)和“拴牲”(ꈍꂿ),仪式时间需用一昼夜。其二,“日尼木”仪式结束时,将在该仪式中制作的灵签(ꂷꅐ)交给主持送灵仪式的毕摩。由参与送灵仪式的毕摩的徒弟(ꀘꌺ)通过除秽仪式(ꊐ꓂ꈿꅔ)后,将其换成新的灵签方能共同进入送灵祭祖仪式。其三,凶性法事毕摩完成“日尼木”仪式后立即起程回家,不能停留在送灵祭祖场地上。离开主人家时只能从屋前顺沟谷而下。仪式主人则用猪狗屎等污物追打,朝天鸣放枪炮,犹如撵走妖魔鬼怪一般。其四,凶性法事毕摩不能染指送灵仪式。他们的声望虽然没有送灵毕摩高,但所获得的报酬和拴牲却比送灵毕摩丰厚得多。 “粗尼木”(ꋄꆀꃅ)即为生前患麻风死者举行的送灵仪式。“粗”是彝语“粗夕”(ꋄꑠ)的简称,意为麻疯病,俗称癞疾。过去,彝族将麻疯病视为最恐怖的传染病和不治之症。麻疯病人行走过的路,人们七天之内不敢经过。当某地区发现有麻疯病人时,境内的其他家支会责令病人的家族立即将麻疯病人毒杀并将其尸体密封于木桶或合扣的两只铁锅内深埋于无人过往的荒郊野外,决不允许麻疯病人放任自流。 因为麻疯是彝人最惧怕的疾病,所以,无论是送灵毕摩还是专事凶性法事的毕摩都不愿为有麻疯病史的人家主持宗教仪式,深怕自己的法力制不服这种顽劣的病魔反而被这种绝症染上。但是,有两种情况,毕摩必须应邀主持仪式。其一、毕摩是主人家的毕主(ꀘꌋ)[1],有不可推辞的义务为其做送灵仪式;其二、此毕摩被有这种病史的人家经占卜选中,也不得不为其主持仪式。凡有这种病史的人家欲举行送灵仪式时,一般要准备大量的钱财,否则是无法邀请到毕摩主持仪式的,因其需要耗费与一般的送灵仪式高出数倍的报酬。要在举行许多特殊的卸癞除魔等极其复杂的仪式后,才能进入正式的送灵仪式,并且还要负担毕摩在仪式结束后,为自己举行防癞御魔等仪式的物资和钱财以及高昂的报酬。 在举行祭祖送灵仪式活动的同时所举行的“粗尼木”仪式除为了达到送灵归祖等目的外,其主要目的是试图通过这种仪式杜绝麻疯病重现于该家支的子孙后代之中。“粗尼木”的仪式程序与“日尼木”一样,在送灵仪式中增加诅咒驱除麻风病鬼的仪式,只是比“日尼木”的仪式更加复杂,规模更大,花费更多。 纽尼惹尼木(ꑙꆀꏓꆀꃅ)即为生前患痨病死者举行的送灵仪式。“纽”是彝语“纽纳”(ꑙꆅ)的简称,意为猴瘟。“惹”是彝语“惹纳”(ꏓꆅ)的简称,意为痨疾即现代医学中所称的结核病。这两个名词从字面上看来其含意虽各有所指,但在实际意义上是同一回事。实指既有遗传性又有传染性的结核等内科慢性疾病。由于过去彝区缺乏医疗卫生条件及设施,这类慢性病的治愈率很低。因此,彝人对这种病的恐惧心理仅次于麻疯。彝族最忌讳与有麻疯、结核病史和有狐臭史的家支开亲,就是为了防止此类顽疾因遗传而缠绕子孙后代。 一般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举行“纽尼惹尼木”仪式:一是主祭方有这种遗传性疾病史并有若干代人死于此病,在焚烧某个死于此病者的尸体之前,在尸首旁举行此仪式,仪式结束即将尸体焚化。二是有这种病史的家支在举行送灵仪式活动的同时举行该项仪式。其主要目的是试图通过这种仪式卸除候瘟痨疾后,杜绝这种顽疾重现于该家族的子孙后代之中。其仪式程序与“日尼木”大致相同,不过其经文和仪式行为针对的对象是猴温痨病鬼。 三、送灵仪式的内容 凉山彝族的送灵仪式是一套繁复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法事、法术行为。包含“咒鬼”(ꑊꋌꍃ)、“招魂制灵”(ꆀꉈꆀꈻ)、“搭祭棚”(ꀘꐊꋉ)、“宴亡魂”(ꍬꍈ)、“卸凶孽”(ꐷꇔ)、“卸凶魔祛秽”(ꍶꈌ)、“制刹凶性”(ꑭ꓀)、“猪甲卜筮”(ꃮꁒ)、“祈福”(ꈲꀨ)、“指路”(ꂿꂘ)、“送灵阻路”(ꑭꃅꊈꎤ)等仪式程序。这些仪式程序复杂多样,与彝族人独特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凉山毕摩谚语说“ꀘꈌꐯꌟ,ꀘꇇꐯꀋꌠ”直译为“毕口相同,毕手不同”意即“毕摩念诵的经词相同,毕摩仪式做法不同”。尽管每个毕摩在做送灵仪式时做法可能有些许不同,但是彝族送灵仪式的主要行为要素是一致的,即念诵经文、咒鬼除祟、治病除疾、牺牲献祭、指路送灵、招魂祈福、繁殖求育、占算禁忌。 念诵经文。与毕摩主持的其他仪式一样,念诵经文是毕摩举行送灵仪式的重要根据。毕摩诵经的程序和内容指导和规定着仪式活动的进行和开展。可以说,送灵仪式是在诵经中进行的,诵经是送灵仪式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构成送灵仪式的重要内容。送灵仪式的经文有两种类型,一是有关送灵仪式的经书,一是没有经书的口诵经。由于彝族送灵仪式复杂多样,有许多大小不同的仪式构成,所用的经书不仅数量多、内容丰富,而且由于成书时间早、内容深奥,相当的经文难解其义,后代毕摩多是只会念经,不懂经义,除了《指路经》(ꂿꂘ)得到较好的整理和翻译外,到目前为止毕摩的送灵经书还没有全面的整理出来。较之送灵经书,送灵仪式中的口诵经辞则简短易懂,因其与仪式程序和仪式环节密切相关,配合仪式行为或驱鬼除祟、或招魂送灵、或祈福求育。但是前人对其收集整理仍然不够。这部实录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第一次对送灵仪式的口诵经辞进行了全面的记录整理和汉译,这对我们了解和研究彝族送灵仪式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 咒鬼除祟。咒鬼除祟是凉山彝族送灵仪式中重要的仪式行为。咒鬼除祟的主要对象是亡灵以及与亡灵和仪式活动有关的仪式场地、祭品、祭具、主祭者、执祭者等。咒鬼除祟的主要目的是使亡灵脱离鬼怪、污秽,能够顺利地回归祖地,成为清洁的神灵、善灵,能够有力量保佑后代。送灵仪式中的咒鬼除祟办法多样,主要有“日(ꍃ)”即诅咒;“果(ꈹ)”即驱赶;“揄(ꒃ)”即捉拿;“沙(ꎭ)”即遣送;“尔(ꇔ)”即脱除;“迪(ꅓ)”即祛逐;“斯(ꌦ)”即扫除;“霍(ꉼ)”即清除等。在做咒鬼除祟仪式或仪式环节时,一般都要念诵经书,有毕谚曰:“咒鬼经书白二十,除祟经书四十八”,有关咒鬼除祟的内容送灵仪式的经书和口诵经辞中是最多的、内容也是最为丰富的。此外,常用的还有洁净法,用净化洁化仪式行为或专门仪式达到驱鬼除祟目的,如“尔擦苏(ꇓꊸꌣ)”俗称“打醋炭”,用净石烧红,以清水浇于其上,用升腾的蒸汽驱鬼除祟。转嫁法,即将鬼祟转嫁到某一物体上,以达到驱鬼除祟目的,有用牲畜、野兽、草偶、鬼板来转移鬼祟。 供献祭品。献祭在送灵仪式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献祭,一方面表达后代的孝心,为亡灵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提供用度;另一方面也表达后代的祈愿,祈求亡灵的惠顾、荫庇,以实现和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和目的。送灵献祭种类多样,有牲祭、酒祭、水祭、纸祭等等。其中,牲祭是最为重要的献祭形式,牛、羊、猪、鸡是送灵仪式必备的献祭用牲。送灵仪式中的牲祭不仅、祭法复杂,且形成了一定的择牲惯例和用牲习俗。比如,牺牲讲究质量颜色、公母性别;献牲分活献、生献、熟献和血祭。献牲,形成包括报献祭者姓名、洁祭品、念祭品来源经及赞颂祭品、处置祭牲的完整的习俗惯制。纸祭是一种特殊的献祭形式,它以剪纸、纸棚、丧幡等形式向亡灵祭献各种象征性祭品的纸器,如太阳、月亮、北斗星等天体,弓箭、大刀、铁锤等生产用具,牛、猪、羊等牺牲。牲祭、酒祭、水祭等实物献祭,无论数量多少都仅仅为亡灵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提供一个方面的用度,而纸祭则不然,纸祭不仅能为亡灵提供多方面的用度,而且可以为亡灵献祭出整整一个世界。 治病除疾。为亡灵治病除疾的信仰与仪式恐怕是彝族祖先信仰最为特殊的内容。彝族人相信亡灵与活着的人一样有疾病、会患疾病,并且能够感知疼痛。一方面,亡灵若有病病纠缠,就难以回归祖地,就不能成为祖灵;另一方面,身患疾病的亡灵不仅自己痛苦,而且与后代关系极大,不仅不能保护后代,其病痛具有遗传性,会让后代也身患同样的病痛。因此在送灵仪式中,专门有为亡灵治病除疾的仪式和口诵经词。一种治病除疾的方式是药物蒸汽治疗,即用数种草药置于烧红的犁铧上,用升腾的药物蒸汽为附在灵桩上的亡灵施行“治疗”。另一种方式是转移疾病治疗法,即将亡灵头、腰、足、内脏的所有疾病都转移到鸡蛋上,或转移到神草上。总之,为亡灵治病除疾作为一种特殊的仪式行为是有彝族祖先信仰决定的,因为在彝人看来,健康的亡灵,才能够成为祖灵,才能有力量保佑后代,有病的亡灵祸害后代。因此,治病除疾的最终目的就是造就一个健康强壮的祖灵,庇佑后代,赐福后代。 繁殖求育。在彝人看来,同血缘的祖先不仅是后代的创造者,还决定着后代的发展、繁衍,影响着五谷、六畜的增产与增收。祈求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举办送灵仪式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成为送灵仪式的一个内容。在“博(ꀨ)”交媾繁殖仪式上,通过祖灵的交合、动物的交配和庄稼的交合,不仅祈求人丁的兴旺、家支的繁衍,同时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的增加和丰产。在“治着(ꍞꊞ)”求育仪式上,通过同一祖先男性嗣子参与具有生殖象征的活动,向祖先祈求子嗣象树那样根深叶茂、果实累累,象石那样坚固不摧、长远绵长。在死亡的仪式上举行求育、繁殖的仪式,用老一辈的死亡来祈求族裔的繁衍与发展,是彝族人关于死亡与生殖、毁灭与新生交感的思维法则决定的。成功的祭祖仪式在彝人看来,预示着丰产、多子,展示着无尽的希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