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南水北调中线源头的青铜瑰宝

http://www.newdu.com 2018-06-25 人民政协报 张庆华 唐新 参加讨论

    1977年秋,河南淅川县大旱,境内丹江水库水位下降,丹江水降落后露出沉入库区多年的楚墓。考古人员随后在丹江岸边下寺龙山附近发掘24座春秋时期楚国高级贵族墓葬,出土各类文物8000余件,从而掀起丹江库区大规模考古序幕。
    1990年至1992年,丹江水消落楚墓再次显现,因盗墓分子疯狂破坏,考古人员在和尚岭、徐家岭抢救发掘10余座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高级贵族墓葬群,出土文物达2000多件,这是继下寺春秋楚墓群发掘之后,丹江流域楚文化考古又一重大收获,该墓地发掘被评为199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006年至2007年,因为盗墓分子破坏,考古人员在徐家岭墓地再度抢救发掘大型楚墓3座,出土各类器物数百件。这三座墓葬为春秋到战国早期间楚国高级贵族墓葬。有人说淅川丹江楚墓是水冲出来的,现在看来也有一定道理。
    当年担任下寺1至3号墓发掘负责人的是淅川文化馆的张西显。先生虽已从淅川博物馆馆长位置上离休多年,但谈起发掘经过时仍记忆犹新。他告诉笔者,当时条件非常艰苦,他带着几个年轻人在下寺奋战几年,发掘是在跟时间赛跑,经费很有限,很多都是土法上马。在丹江岸边搞发掘不同于其他地方,一遇下雨,水涨起来,谁也没办法,所以不少文物都是从水里抢出来的。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看来限于当时的条件发掘有些粗糙,一些数据提取不够完善,但他们能把这些文物从水里抢回来就是最大贡献。
    河南博物院在淅川楚墓群出土数千件青铜器基础上选择少量精品,专设楚国青铜器艺术馆,后更名为中原楚系青铜器艺术馆。展厅中展出器物近百件,其中鼎10余件,种类繁多。7件一组的王子午升鼎为束腰、平底、蹄足、外撇耳、腹部周围有6个攀附兽。器身满饰纹饰,鼎内铸有铭文86字。据《左传》记载,王子午又名“子庚”,为楚庄王之子,楚共王之兄,曾经担任过楚国令尹,相当于后世宰相。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楚式升鼎并不多见,像王子午鼎铸造精美,且铸有文字的升鼎是目前所见楚国最精美升鼎;克黄升鼎无盖、侈口,方唇、束腰平底,该鼎铸有铭文,显示鼎主人为克黄,时代为春秋中期,为目前所见较早的楚式升鼎;卷云纹填漆鼎为覆盘形,鼎口微敛,方形附耳,半球形腹,下有三蹄足。盖和腹部均饰卷云纹并填漆,这种方式较为少见,弥足珍贵。
    除了鼎这种重器外,展厅中还展出了不少精品。26件一组的王孙诰甬钟音色优美,音质纯正,据测音编钟的音域近五个八度,每枚编钟上均铸有铭文。该编钟是我国目前发现最大一套春秋编钟;铜禁是古代放置酒器的器座,周代称为“禁”以示禁酒之意,但考古出土的铜禁却极为少见。淅川出土这件铜禁呈长方形,通高28.8厘米、器身长103厘米、宽46厘米,重94.2公斤。由数层粗细不同的铜梗组成,四周有12条攀附兽,禁下还有12个虎形足,尤为重要的是该器物是用失蜡法铸造而成,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失蜡法铸件之一,云纹铜禁以巧妙构思,繁蹂的造型成为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一。
    龙耳虎足铜方壶出土于淅川下寺1号墓,该铜壶高大壮美,纹饰精细,造型飘逸洒脱,尤其是龙形双耳和虎形双足极具动感,已成为楚式方壶代表作。
    俎是先秦时期切肉用的案子,一般木质和漆质的俎比较常见,而青铜俎却极为少见,淅川下寺2号墓出土镂空矩形铜俎则是罕见铜俎实物。
    盆体敦也称为盏,是楚文化特有的一种器物,下寺1号墓出铜盏铸造精美,纹饰华丽,代表着楚国青铜器的铸造水平。
    画像铜壶出土于和尚岭2号墓,该铜壶器表饰满铸造时镶嵌上去的红铜画像,这些画像共分7层,整个画像布局严谨,左右对称,是罕见的青铜器珍品。
    徐家岭9号墓中出土一对造型奇特青铜器,此物龙首、虎颈、虎尾、龟足,研究人员也无法对其做一个合适分类,只能根据其外表为其取名为神兽。有些学者根据其构造推测神兽为某种乐器的器座,该器物是楚文化浪漫诡秘风格集中体现。
    另外,展厅中展出的铜簋、提链壶、铜盉、铜盘、铜簠、铜戈等器物也多为一级文物。该专馆成立近20年来接待大量观众,已经成为河南博物院最重要专题陈列之一,并被评为中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大奖。游客在欣赏这些青铜器同时,无不被楚国青铜器艺术魅力所震撼。
    楚史专家张正明先生指出,楚文化有六大要素,名列第一的就是青铜冶铸工艺。可见青铜文化在楚国物质文化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淅川丹江流域出土数以万计楚文物中,青铜器是最重要的器物。这些青铜器大都制作精美、线条流畅、纹饰瑰丽、工艺精湛,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真实再现了几千年前楚人高超技术成就。作为我国目前科学发掘出土最大一批东周楚国青铜器群,这批青铜器对于楚国早期都城丹阳的探索、楚国与周围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古文字书法艺术、楚国音乐文化研究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后,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大学等单位多个考古队,对丹江流域楚文化等各类遗存进行全面抢救性发掘。共在淅川库区阎杆岭、熊家岭、马川等地发现包括楚墓在内各类墓葬数千座,出土数以万计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各类器物。一些器物目前正在室内整理中,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精美文物展现在观众面前。
     
    (作者系河南南阳师院国际教育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