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优秀文化被认为是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发展的基础资源和重要力量,凸显民族地区文化特色有助于特色小镇的软实力提升。软实力是依靠文化或意识形态的吸引而产生的有益发展的力量,其中“文化力”是城市软实力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在民族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中,抓好民族优秀文化的注入与彰显,传承与发展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小镇文化内涵,是提升特色小镇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云南省早在2004年就开始尝试走特色小镇建设新路子来加快云南的城镇化进程。2011年,云南省在原60个旅游小镇的基础上,开启了150个特色小镇的建设。2016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西庄镇、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畹町镇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2017年,云南省公布了105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预计到2019年,全省25个世居少数民族将力争各建成1个以上特色小镇。当前,云南省特色小镇建设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同质化竞争、文化特色不足等问题。因此,依托云南的自然、区位、社会环境优势,尤其是以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挖掘、传承与发展来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提升特色小镇软实力成为迫切需要。 一、民族优秀文化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作用 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产业是民族地区发展的两大动力,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特色小镇建设是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重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提升特色小镇软实力的关键,而居民的民族认同及文化自信的提升、居民凝聚力的增强、小镇魅力的彰显、小镇亲和力的提升等是软实力的具体表现。 (一)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民族优秀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累积的精神财富和物质产品,负载着民族精神与信念。云南的特色小镇建设往往涉及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体,将民族优秀文化融入到特色小镇的景观建设、活动体验、氛围营造等方面,有助于加强各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如元阳县每年阳历12月初举办“长街宴”,这是哈尼族的传统习俗,是哈尼族的民族意识、特色文化的缩影。如今,随着对外开放扩大及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哈尼族长街古宴活动每年吸引数千海内外人士前来参加。活动既体现了哈尼族人民团结友善、热情好客的品质,更提升了当地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同时,更多的人们认识、体验和理解了哈尼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了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 (二)增强居民凝聚力 在民族地区,各族居民之间彼此尊重、共同欢度节日并相互祝福、共享地方传统文化,这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了人们的友谊和感情,增强了居民的凝聚力。民族活动的群众性、周期性、民族性等特点,反映了民族内部与民族之间的和谐共享、团结友爱,集中表现为居民凝聚力。当前的一些特色小镇模式有别于传统的行政建制镇的发展模式,在建设中更强调文化在民族内、民族间的共通性、共享性,以此增强居民的凝聚力。云南傣族群众在举办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时,举族欢庆,各个傣族村寨都开展节日活动,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人们通过互相泼水以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既展示了傣族居民爱水敬佛的文化特色,又有利于加深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增强民族团结,提高凝聚力。 (三)彰显小镇魅力 小镇魅力是指小镇的特殊气质与独有的吸引力,而文化是小镇的灵魂,地方文化成为彰显小镇魅力的重要元素,往往是小镇魅力的独特性所在。云南省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多样。然而,在城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过程中,城镇与文化的融合发展易被忽视,出现了重经济、轻文化的发展倾向,导致城镇建设失衡、城镇魅力体现不足。近年来,为赢得旅游发展机遇,云南民族地区的很多村镇将当地的传统民居改建成各式客栈,商业化氛围越来越浓,造成原本古朴的村落风貌大变,原本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逐渐褪去。文化的缺失,终将限制城镇的发展。事实上,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化,它们是提升小镇魅力的重要砝码。例如,拉祜族的自然与和谐理念、苗族的寨佬制管理制度、裕固族的尊老爱幼习俗、纳西族的尚俭戒奢思想等,这些优秀文化能够从加强小镇自然环境保护、营造社会和谐与民族团结氛围等方面增加小镇魅力。 (四)提升小镇亲和力 文化的亲和力是形成小镇亲和力的主要要素,而文化的亲和力主要源于民族优秀文化本身具有的包容性和亲近性。在云南的民族地区,各类节庆活动是彰显小镇亲和力的重要内容,如傣族的泼水节、藏族的赛马会、苗族的芦笙节等都带有较强的参与性与社会包容性。人们在娱乐体验中了解、接纳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这有利于小镇亲和力的提升。以楚雄地区为例,在民族特色小镇建设中,楚雄充分利用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以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活动、民族习俗及篝火晚会为载体,吸引各族群众参与火把节,以此提升小镇的亲和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