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经济生态 >

【文摘】李忠斌:论民族文化之经济价值及其实现方式(3)

http://www.newdu.com 2018-06-29 《民族研究》 李忠斌 参加讨论

    四、民族文化经济价值的表现形式及实现机制
    (一)民族文化经济价值的表现形式:文化+物质资本;文化+金融资本;文化+人力资本。
    (二)民族文化经济价值的实现机制
    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的具体作用机制或方式总结为两个层面,一是文化通过影响人的思维、行为、选择方式间接作用于经济活动;二是文化直接与经济活动发生反应。
    1.人—文化—经济的互动:第一,文化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第二,文化作用于人的行为方式。第三,文化作用于人的选择方式。
    2.民族文化对经济活动的“气球效应”。文化影响外部要素的效力,笔者总结为碰撞―黏合―融入的“气球效应”,包括文化的弹力效应(凸性)、文化的回缩效应(凹性)和文化的酵池效应(黏性)。第一,当外部因素与民族文化相互碰撞时,文化作为类似气球体的特性使其能量得到了多维的释放,产生“弹力效应”和“平滑效应”,无法作用于民族共同体(或经济共同体),外部因素发挥作用有限,我们称之为凸性。第二,当外部因素与民族文化对接时,由于外部因素具有一定的力度(但力度不大),使得气球回缩,也就是我们理解的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甚明显的凹性特征。第三,文化在一个民族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既是一种稳定剂,也是一种黏合剂。
    五、民族文化经济价值的实现方式和路径
    (一)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
    随着技术的革新进步,在人类需求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社会物质的供应越来越丰富和充足,但是人们的消费却逐渐呈现“脱物化”倾向,即当前人的生活消费不再是纯粹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更多是的追求一种精神体验和满足,追索产品背后的文化底蕴。在同类产品竞争中,把握文化内核,赋予产品文化内涵的产品更容易进入市场,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正是这一交换的过程,文化自身的价值随产品的价值一起实现转化。
    (二)多样化实现民族文化产业化
    所谓民族文化产业化,即将抽象的民族文化具象化,或者说是实现文化符号的产业化,促使“文化力”向“经济力”的转化。在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各异的现实背景下,在优化民族文化资源配置、突出主导文化产业、构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的原则框架下,积极探索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文化产业化新路子。
    (三)全方位推动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地区的文化活力及对异文化的包容力,另外一方面文化交流在吸引资金、技术,借鉴管理经验,推动文化产品贸易等经济领域作用突出。
    (四)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服务
    以政府部门为主的文化服务模式可以更加多元化和深化,助推民族文化经济价值之实现,应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第一,人才培训;第二,组建服务实体。
    (五)建设以村寨为平台的文化产业园
    产业园区建设能充分发挥集聚效应,但是以往人们忽视了以文化为内核的产业园区建设,而这恰恰是民族文化比较优势与经济要素、自然禀赋很好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其经济增长与减贫效应将得以更好的发挥。
    (六)建设区域(城市、乡村社区)文化主题公园
    经济社会较发达的城市或社区与一般的村寨在文化产业选择上必然存在差距,因此,建设城市(社区)文化主题公园是一项有益的探索:一是消费能力集中且庞大;二是对文化消费的意愿浓厚;三是低消费成本的吸引力;四是城市、社区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
    (摘编自《民族研究》2018年第2期《论民族文化之经济价值及其实现方式》,马爽/摘编)
    (作者简介:李忠斌,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