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章开沅: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开拓者——张之洞与张謇比论

http://www.newdu.com 2018-07-04 未知 章开沅 参加讨论
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程中,张之洞与张謇是两位引领潮流、颇有作为的开拓者。张之洞是晚清洋务运动的殿军,张謇则被梁启超称为“崛起于新旧两界线之中心的过渡时代之英雄”。在他们身上,既有过渡时代的转型特质,又有坚守传统的近代追求。
    如果说张之洞是晚清现代化进程中官办企业的提倡者和实践者,那么,张謇则是清末民初现代化进程中商办企业的提倡者和实践者。与李鸿章等早期洋务派官僚相比,张之洞与张謇的现代化事业起步较晚,但他们以全方位的近代追求创制了堪称典范的区域现代化模式,成为后来居上的中国早期现代化开拓者。张之洞在山西巡抚、两广总督任内即已着手洋务事业的创办,调任湖广总督后,他在长达18年的任期内,以手中的权柄作为前驱先路的利器,创办了具有近代工业特质的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纱布丝麻四局,创办了从初等学堂到高等学堂等相当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创办了现代军队——湖北新军,创办了现代图书馆、报刊、编译、制图等文化事业,创办了现代商务局、商务公所及商品交易会,创办了现代交通业——芦汉铁路。凡此种种现代化事业如今已被史家冠以“湖北新政”之名而备加褒扬。仰赖张之洞的开创之功,武汉在清末民初发展为仅次于上海的近代大都市。以此观之,张之洞的官办思想虽说笼罩着专制主义阴霾,但对早期现代化事业之开拓亦有积极影响。这正是过渡时代的过渡人物所独有的矛盾性。
    有趣的是,张謇能够跻身于近代实业界,与张之洞有莫大关系。在张之洞的赞襄下,张謇接受了从“湖北新政”中移植出来的南纱厂机器设备,建立了南通大生纱厂。从此,张謇在振兴实业及促进早期现代化的道路上留下了一连串足迹,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大型农垦公司和最早的企业集团,创办了包括师范学校、纺织学校、盲哑学校、博物馆、刺绣艺术馆、新式剧院在内的近代文化教育事业,创办了体育馆、公园、养老院等公益慈善事业,形成了别开生面的“南通模式”,使南通成为全国“模范县”。
    不难看出,办实业、兴教育,是张之洞与张謇的共同之处,也是其现代化事业最有亮点的地方。当然,张之洞与张謇的现代化事业受环境、身份等因素的制约也有很大不同。例如,张之洞的实业建设以重工业为核心,张謇则侧重轻工业;“湖北新政”是官方的,“南通模式”是民间的;张之洞不仅在辖区内大力兴办新学堂,而且主持了清末废除科举、制定新学制的全国性教育改革,张謇以一己之力量在南通振兴现代教育,在文教事业的种类及功能上超越了张之洞;张之洞促进了中国军事现代化改革,张謇则推动了中国近代企业股份制改革;在近代博览业方面,张之洞小试身手,张謇则是大张旗鼓地予以倡导;在近代社团的创设方面,张之洞没有多少建树可言,张謇则是此项事业的最早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
    张之洞与张謇不仅有开风气之先的现代化实绩,而且有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现代化思想,是思想家型的实业家。这是近代许多实业家和思想家所无法比拟的。无论对张之洞还是对张謇而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纠葛都是其思想深处的难解之结,儒家心态与近代追求的对立统一构成其事业之根柢。这是因为,他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薰陶,又生活在国势颓微、西力东侵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塑造了张之洞、张謇这样的先驱,同时又让他们背负沉重而深刻的思想冲突。从总体上看,张之洞与张謇的思想风骨各具特色。张之洞的近代化思想集中体现在《劝学篇》中。在该书中,张之洞赋予“中体西用”思想完整的理论形态,成为该思想最突出的代表人物。近百年来,人们对张之洞的《劝学篇》毁誉参半,但它确乎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一种方略,在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一席。张謇虽然没有《劝学篇》这样具有轰动效应的理论著作,但其现代化思想比张之洞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全面而且更有实践意义。张謇率先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的根本序列,倡导并力行“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棉铁主义”、“开放主义”、“民办官助”、“村落主义”等思想及主张,对时人、时事、时局有着广泛影响,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即使以今人之眼光加以审视,张謇的这些思想仍有其值得借鉴的合理内涵。在政治变革方面,张之洞与张謇也有可比之处。当我们指责张之洞反对康有为梁启超“民权说”时,也应看到他对顽固守旧势力的贬斥同样是毫不留情的。如果将《劝学篇》与《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出台前后张之洞的有关电稿联系起来考察,应该说张之洞对西方议会制度的认识水平及接纳态度均不可低估。张謇在政治现代化方面比张之洞走得更远,他先是投身立宪运动,后又转向民主共和,顺应了时代潮流。
    从广义上讲,张之洞、张謇都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涌现的儒商。张之洞是进士出身,张謇则是晚清状元。这种科举及第的经历,证明张之洞、张謇是真正的儒者,儒家思想成为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正因为是真正的儒者,所以儒家思想所倡导的经世致用、刚健笃实、自强不息之精神,成为张之洞、张謇超越义利之辨、大力振兴实业的动力。用张謇的话说,这是“儒者应尽的本分”。张之洞、张謇的现代化追求,充分体现了近代转型过程中儒者的本分。这种儒者本分所传递给我们的,是开拓创新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恢宏洒脱的气魄、踏实稳健的作风。剔除历史的陈迹,这些精神、意志、气魄、作风都是从事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人们应该具有的素质。
    (文章来源:光明网2002-12-3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