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年(1914 年)重抄《杨氏祖谱》所记之杨延朗 河北永清那一带地区有古战道,据说与杨家将有关。 原来,古战道当地的人们很早就知道,因为就在世代居住的一些村子里,甚至就在一些村民的院落里。直至20世纪中期,才被有关部门发现,且引起关注。1988年经专家全面考察,认为应是北宋时期防御辽国的地下古战道,属于持久防御工事,与地面长城的战争功能相同。目前已发现的古战道遗址,横跨雄县、霸州、文安、永清、固安等市县,东西长约65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面积约1300平方公里,仅永清境内就有300平方公里。古战道作为“边关地道遗址”,距今已一千余年,国务院于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专家们的考察,国务院的公布,就是官方对这个事情的确定。当然,我也看到地方一些研究者似有些疑议。总觉20多位考古专家和历史学家集体考察,并举行深入研讨,对那些洞体、洞室等认定,应该不至于有误。尤其砌筑洞体、洞室所用的宋辽时期的青砖,更不至于走眼。异议主要在于古战道不是宋辽之物,且不为军事所用。我未曾有机会前往,详情也就不得而知,自是不便妄评妄断了。 宋辽多年交战,后来缔结了“澶渊之盟”,双方罢兵,百余年间未有大规模战事。虽说双方从上到下,都可以友好往来,但边关也不可能不驻守军队。冀中平原,无遮无碍,一眼望去,坦荡无垠。宋军为防守而悄然修筑些地下战道,也就是地下工事,亦属正常。而修古战道,当时一定为绝密之事,不会光天化日,大张旗鼓,更不可能让辽军探悉,不然就失去意义了,以致史册亦无记述,故鲜有人知了。今天若说古战道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军事史上的空白,实不为过。宋辽交战之时,在这一带戍守的主帅正是杨延朗,即后来戏曲、小说中的杨六郎。 阅览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58年)《霸州志》,有“引马洞,宋杨延朗所治,始自州城中,通雄县,每遇虏至,潜以出师,多获隽焉”记载,所记与古战道基本吻合,只是称之为“引马洞”。明嘉靖时写志人所记,未写明源自何处,但我想如此重要之事,应该有所本,不会随意无中生有,凭空虚构。向来志书可以述而不论,但一定要记述真实的资料,以留给后世。古人是讲究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 近日,与杨业37世孙、天津杨文岐先生联系,先生向我展示了只传长门、一般不予示人的《杨氏祖谱》的部分内容。记述杨延朗,这里写作“杨延郎”,为避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追尊赵玄朗(即文财神赵公明)为“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讳。说杨延朗为“征辽大将军,特进光禄大夫兼枢密军国重事”,“奉上谕密修边关地下战沟”。这句“奉上谕密修边关地下战沟”至关重要,是否可以说明四点:一是永清一带古战道,为宋初所修;二是这古战道为杨延朗镇守边关时,所主持秘密修建;三是修古战道是奉了上谕,即皇上旨意;四是写志者称其为“边关地下战沟”。 这部《杨氏祖谱》,由杨业曾孙杨充广创修、后不断续修。祖谱自一世祖杨端记起,至杨延朗为第五世。战国时成书的《尔雅》释道:“孙之子为曾孙。”那么杨业曾孙,即杨延朗之孙了。杨业也好,杨延朗也好,不仅生前位高官显,而且名闻朝野,一代英雄,甚至去世后英名亦流传后世,故后人不可能不注意文字记述,不注重遗物留存,就连杨延朗随身玉佩还在后人手中一代代相传至今,就是明证。而且按常理,孙子一般应该是见过祖父的,所以,杨延朗之孙杨充广始修的《杨氏祖谱》,应该是掌握第一手原始资料的。而现存这个版本,是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清同治时秀才杨氏后裔杨紫垣重抄,我以为是真实可信的。因此,祖谱所记,无疑又一次补了正史之阙,也证实了宋修古战道及明嘉靖《霸州志》所记“引马洞”的真实。 祖谱还记述杨延朗,“公为长,赠太师,曾受八王赵元俨多次庇护”。赵元俨,即宋太宗第八子,《宋史》记其“严毅不可犯,天下崇惮之,名闻外夷”。戏曲、小说中有位八贤王,当是此人化身。祖谱还记述杨延朗生有“女二,长宗保,次宗英”,“二胞妹争战沙场”。看来,戏曲、小说里表现的能征惯战、威风八面、不让须眉的杨门女将,也并非完全虚构,虽有演绎,但一定也有真实的人物与事迹依据的,所谓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了。 至于对古战道的一些争议,比如古战道里遗留的明代瓷器与缸等“物”,村人“藏东西”、“藏人”之用。如果砌筑古战道的皆为宋辽时砖,那么,我以为不排除古战道为宋辽以后成村人相继“利用”了呢,也未可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