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赵立人:戊戌密谋史实考

http://www.newdu.com 2018-07-09 近代中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戊戌密谋史实考
    作者:赵立人
    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欲扫除变法障碍,曾策划捕杀慈禧。慈禧先发制人,囚光绪帝,杀六君子,并宣告维新派为“逆谋”。而康有为和梁启超为免授人以柄,始终矢口否认,讳莫如深。近年来,随着一些重要史料的面世,密谋真相已渐露端倪。但论者一般仍认为康有为原主张和平变革,策划密谋是在慈禧将要发动政变的紧急关头不得已之举。事实是否如此,有必要就现有资料深入分析。
    一 密谋的目标和酝酿过程
    戊戌政变后,康有为避居日本,而备受日本舆论指责,有谓其“阴险”者。康有为遂作《覆依田百川君书》以自辩。内称:“四月二十三日,定国是之诏才下,四月二十七日,西后逐翁常熟(同龢),召见二品以上大臣,命荣禄出督直隶,统率袁(世凯)、董(福祥)、聂(士成)三军,定九月阅兵于天津,以为废立之计,盖八月六日废立之变,已于四月二十七日定之矣。仆于四月二十八日,乃蒙召见,过承知遇,不图皇上毗倚之如斯。……更思我皇之圣明,陷非常之祸变,故誓舍身图报,以救我圣主于万一。故凡所以策全局而变法者,皆待九月阅兵后,乃拟行之,是时稍变其一二端而已。……故思居间画策,以救圣主,渐为皇上收揽大权,渐选将材以得兵权,若使事集,则皇上既有兵力以行其大权,则西后无能为。……既猜忌甚至,故布置甚难,至于阅兵期迫,忍无可忍,甫欲征将召兵,而警变即起,固无可如何者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二)第503—53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康有为的自白表明,从四月二十八日被光绪召见以后,他就“思居间画策”,“渐选将材以得兵权”,使“皇上既有兵力以行其大权,则西后无能为”,亦即开始酝酿以武力制服或慑服慈禧的计划。他坚定地认为,这才是变法成功的关键。
    但是,怎样运用兵力才能使“西后无能为”呢?康有为是否打算在九月阅兵前采取什么重大行动,以保证九月阅兵后可策全局而变法?他有意含糊其词,而与他过从甚密、深知底蕴的李提摩太和王照就直言不讳了。
    李提摩太说:“在颁布维新谕旨时,守旧派怨恨皇帝荒唐的计划,可能很快地使中国毁灭,他们恳求慈禧将一切的政权都掌握在她自己手里。她下谕秋天要在天津阅兵,皇帝恐怕在检阅的藉口之下,慈禧要夺取所有权柄,而把他放在一边。维新党催着他要先发制人,把她监禁在颐和园,这样才可以制止反对派对于维新的一切障碍。”“维新党都同意要终止反动派的阻力,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慈禧关禁起来,因为她是主要的障碍者。”(《戊戌变法》(三),第562—564页。)
    王照说:“康被荐召对,即变其说,谓非尊君权不可,……及叩尊君权之道,则曰非去太后不可,并言太后与皇上种种为难之状,其实皇上决不言此,皆户部侍郎张荫桓对康所言也。”(《戊戌变法》(四),第331页。)又谓:“南海(康有为)袒张,谓撤帘已久之太后,不容再出。”(“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二)第35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南海为张荫桓所蔽,坚执扶此抑彼之策,以那拉氏为不可造就之物。”(《戊戌变法》(四),第359页。)
    综合康、李、王三人所述,可以肯定,百日维新伊始,康有为就已认为必须掌握兵权,调集军队,发动一场“尊君权”、“去太后”的军事政变。
    其实,还有资料显示,康有为的这个构想在更早之前就产生了。
    光绪二十四年五月二十日,文悌上《严参康有为折》,谓“康有为又曾在奴才处手书御史名单一纸,欲奴才倡首鼓动众人,伏阙痛哭,力请变法。……奴才于其开单之时,即告以言官结党,为国朝大禁,此事不可为。乃杨深秀旋即便服至奴才处,仍申康有为之议。且奴才与杨深秀初次一照,杨深秀竟告奴才以万不敢出口之言,则是杨深秀为康有为浮词所动,概可知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二)第48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康南海自编年谱》亦记此事,谓:“时御史文悌素托大言,……劝共联入乾清门,伏阙痛哭,请拒俄变法,文悌许之,杨漪川(深秀)亦许之。吾爱漪川,欲留为他日,乃为文悌草折。及彼上时,自改请令使俄辨之,若不许,则自刎俄人前。”(《戊戌变法》(四),第141—142页。)文悌的《请拒俄联英折》系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初五日递上的(孔祥吉:《戊戌维新运动新探》,第175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故知杨深秀告文悌以“万不敢出口之言”,事在三月初五日之前,下距百日维新开始,还有一个多月以上的时间。
    然此“万不敢出口之言”内容为何?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谓:“御史文悌满洲人也,……经胶旅后(按:光绪二十四年二月,签订中德《胶澳租界条约》;三月初六,签订中俄《旅大租地条约》),虑国危,……适同侍祠,竟夕语君(杨深秀)宫中隐事,……因慷慨诵徐敬业《讨武氏檄》‘燕啄王孙’四语,目皆欲裂。君关其忠诚,乃告君曰:‘……若有志士相助,可一举成大业,闻君门下多识豪杰,能觅其人以救国乎?’……君告先生(康有为)以文有此意,恐事难成,先生见文则诘之,文色变,虑君之泄漏而败事也,……乃露章劾君与彼有不可告人之言,……政变后之伪谕,谓康先生谋围颐和园,实自文悌起也。”(《戊戌变法》(四),第56—60页。)胡思敬《戊戌履霜录》亦记:“深秀尝与文悌值宿斋宫,尽闻宫中隐事,夜半奋髯起曰:‘八旗宗室中,如有徐敬业其人,我则为骆丞(宾王)矣。’(《戊戌变法》(四),第61页。)梁启超与胡思敬的政治立场截然相反,而所述大体相同,可证确有其事。所不同的,是梁启超指首先倡言“围颐和园”、“一举成大业”者是文悌,而胡思敬则指为杨深秀。而另据其他记载,杨深秀当时还对文悌说:“此时若有人带兵八千人,即可围颐和园,逼胁皇太后。”(《日本外务省档案》,1·6·1、4—2—2,491183,转引自杨天石:《康有为谋围颐和园捕杀西太后确证》,《光明日报》1985年9月4日。)又有记载谓:“深秀以常言得三千杆毛瑟枪围颐和园有余也。”(《戊戌变法》(四),第208页。)足证当晚倡此议者,确为杨深秀。梁启超谓杨深秀与康有为商议时“恐事难成”,自然是掩饰之词。而康有为当时的态度,虽无记载,但从一个多月之后他就倡言“去太后”这一事实看来,当时很可能亦表示同意。
    二 所谓“天津废立之计”
    康有为一再申明,他之所以策划密谋是为了防范慈禧的“天津废立之计”。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更是言之凿凿:“荣禄讽御史李盛铎奏请阅兵,因与西后定巡幸天津之议,盖欲胁皇上至天津,因以兵力废立。此意满洲人多知之,汉人中亦多为皇上危者,而莫敢进言。翁同龢知之,不敢明言,唯叩头谏止天津之行,而荣禄等即借势以去之。皇上之危险,至此已极矣。”(《戊戌变法》(一)第261页。)
    按康、梁的说法,当时“天津废立之计”几乎家喻户晓。然而,在同时代的大量有关文献著述中,除了出自康、梁和靠他们提供这方面情报的李提摩太者以外,此“计”就仅见于毕永年《诡谋直纪》和作者不详、由苏继祖编入《清廷戊戌朝变记》中的《戊戌朝变纪闻》。前者只是照录康有为对毕永年说的话:“汝知今日之危急乎?太后欲于九月天津大阅时弑皇上,将奈之何?吾欲效唐朝张柬之废武后之举,……吾已奏请皇上,召袁世凯入京,欲令其为李多祚也(按: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与张柬之合谋,率羽林军入宫诛张易之、张昌宗等,挟制武后,拥唐中宗复辟)。”(《近代史资料》总63号,第1—2页。)未加评论。后者同情光绪,憎恶后党,然亦以此为无稽之谈:“或谓荣相(禄)请训时,太后两次密诏者,即天津阅兵将行废立也。窃谓不然,……夫太后,荣相每以为此其时也,可以废立矣,必在宫中调兵入卫,决不及出京到天津,行此大举动也。……所以蓄意五年不敢递〔遽〕行者,恐天下不服,外人外预也。……故知断非来天津行废立也。”(《戊戌变法》(一)第336页。)维新派中坚人物王照也说:“太后本顾名义,无废皇上之心。”(《戊戌变法》(四),第332页。)由是观之,所谓“天津废立之计”不惟不合情理,且当时几乎不为人所知,偶有知者,亦不予置信,仅仅是“新党”圈子内某几个人耸人听闻的危言而已。所谓“翁同龢因谏止天津之行而获罪”,更是梁启超向壁虚造的独家报道。以康、梁的才智,不可能幼稚到连《戊戌朝变纪闻》所讲的显著道理都不懂。与其说“天津废立之计”是康有为策划密谋的原因,毋宁说更象是他为动员力量而编造的借口。康有为、杨深秀之开始讨论“围园”,远早于宣布将往天津阅兵的上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三 密谋的布置
    密谋的第一步是“渐选将材以得兵权”、康有为的首选是袁世凯:“先于六月令徐仁禄毅甫游其幕与之狎,以观其情,袁倾向我甚至,……毅甫归告,知袁为我所动,决策荐之。”(《戊戌变法》(四),第159—161页。)
    实际情况并不象康有为说得那样简单。王照说:“在袁氏奉诏来京(按:事在七月二十九日)之十日前,南海托徐子静及谭复生(嗣同)、徐莹甫(原注:子静名致靖,莹甫,子静次子仁镜也)分两次劝余往聂功亭(士成)处,先征同意,然后召其入觐,且许聂以总督直隶,余始终坚辞,曾有‘王小航(照)不作范雎’语(按:范雎说秦王除太后党)。……世人或议世凯负心,殊不知即召聂召董,亦无不败。”“后乃知往小站征袁同意者,为子静之侄义甫(原注:义甫名仁录。按:即前引《康南海自编年谱》之“徐仁禄毅甫),到小站未得见袁之面,仅由其营务处某太史传话(原注:某太史今之大伟人。按:指徐世昌),所征得者模棱语耳。夫以死生成败关头,而敢应以模棱语,是操纵之术,已蓄于心矣。”(《戊戌变法》(四),第359—360页。)
    王照提及的“招董”之议,另有更详记载。胡思敬《戊戌履霜录》谓,谭嗣同“密谋招袁世凯入党,用所部新建军围颐和园,以兵劫太后,遂锢之,……以告梁启超、林旭,启超称善,旭言袁世凯巧诈多智谋,恐事成难制,请召董福祥,嗣同不可。”(《戊戌变法》(一)第377页。)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谓:“时袁世凯方在京,谋出密诏示之,激其义愤,而君(林旭)不谓然,作一小诗代简致之谭等曰:‘伏蒲泣血知何用,慷慨何曾报主恩。愿为公歌千里草,本初(按:袁诏字本初)健者莫轻言。’”(《戊戌变法》(四),第57页。)此诗在《晚翠轩集》及《闽侯县志》中均作:“青蒲饮泣知补何,慷慨难酬国士恩,欲为君歌千里草,本初健者莫轻言。”(《戊戌变法》(四),第350页。)《闽侯县志》并指出“千里草指董福祥也。”(《戊戌变法》(四),第58页。)又魏元旷《坚冰志》亦记:“谭嗣同以袁世凯可属大事,谋使以兵劫颐和园,先行废弑,乃临朝堂大诛拒命者。林旭以诗止之曰:本初健者莫轻言’。”(《戊戌变法》(四),第313页。)
    综合以上资料,可知康有为从六月开始,已派人游说袁世凯。但袁的真实态度绝非如康所说的“为我所动”,而只是虚与委蛇,“应以模棱语。”康有为碰了软钉子,只好另想办法。七月十九日前后,曾企图转而拉拢聂士成,因王照不愿前往而作罢(可能康亦感到召聂比召袁更无把握)。林旭也认为袁不可靠,主张召董福祥,但未被采纳。
    召袁世凯围颐和园之计,一般局外人的记载均谓由谭嗣同提议,但毕永年所记则恰好相反:“八月初一,仆见谭君,与商此事。谭云:‘此事甚不可,而康先生必欲为之,且使皇上面谕,我将奈之何?’”八月初四日,毕又问谭:“袁究可用乎?”谭答:“此事我与康争过数次,而康必欲用此人,真无可奈何。”(《近代史资料》总63号,第2—4页。)据此,召袁之计出于康而非出于谭,这与《康南海自编年谱》大致相符(但康未提及谭曾表反对)。康、毕都是当事人,所述又可相印证,应属可信。
    由于聂、董难以利用,尽管袁世凯态度暧昧,康有为最终还是一厢情愿的把希望寄托在袁身上,而有召袁入京,夜告密谋之举。这种毫无把握的冒险自然非失败不可。具体经过,近年发表的资料、论著述之甚详,兹不复赘。
    四 余论
    以往的研究者曾普遍认为,康有为主张缓和的手段,在旧的封建基础上加以改革,而反对用暴力改变封建统治的基础,是一个软弱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戊戌维新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以帝师自居,几乎在一切场合,都絮絮叨叨地表达自己对光绪皇帝的忠贞不二和无限感激之情。他自我塑造的忠君形象一直为史学界所认可。
    然而戊戌密谋的史实告诉我们:康有为其实并不满足于和平的改良,而更醉心于发动军事政变以铺平改革道路;并非愚忠于光绪皇帝,而是忠于自己的政治理想;为了达到变法维新的目的,不惜“拉皇上去冒险”(《戊戌变法》(四),第359—360页。),把光绪皇帝视为政治赌博中的一个筹码,而不考虑他的安危;在策划围颐和园捕杀慈禧时,丝毫不曾受封建伦理道德的制约;在流亡海外为取得宣传效果而令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捏造景帝(光绪)口出恨那拉(慈禧)之言”时也不曾顾及此举几乎给囚禁中的光绪皇帝带来“不测之祸”(“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二)第57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总之,康有为努力为自己塑造的形象与思想实质之间有颇大的差距。
    戊戌密谋还说明,按照维新派领导人本来构想,“策全局而变法”,必须以“征将召兵”、“去太后”、“尊君权”为前提。虽由于缺乏实力,终未能成为事实,但他们确实从一开始就制订了以暴力推翻慈禧集团的计划,并努力求其实现,谭嗣同、杨深秀、康广仁等均为此而捐躯。因此,把维新运动简单地定性为改良运动或和平的改革运动,是不够全面的。
    戊戌密谋虽然失败了,但它大大加剧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加速了这个腐朽王朝的崩溃。严复说:“今夫亡有清二百六十年社稷者非他,康梁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二)第60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虽语涉夸张,实不为无理。注意到这个客观效果,才能对康有为的政治活动作出更公正的评价。
    (文章来源:《广东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