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历史解读 >

国际友人对中国抗战的历史性贡献

http://www.newdu.com 2018-07-12 北京日报 张俊国 参加讨论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取得了令人赞叹不已的成就,这极大程度地吸引了国际友人对延安关注的目光。他们纷纷从世界各地来到延安。在这里,他们既受到党的尊重、爱护和重用,又在党的支持与帮助之下在各自最能发挥专长和才华的工作岗位上为中国抗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德国记者汉斯·希伯“为抗击日寇血染沂蒙”
    抗战前线是生死存亡的较量舞台。不少国际友人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及忘我工作的牺牲精神主动要求奔赴抗日战争最前线。德国记者汉斯·希伯就是其中的一位。希伯既是客观报道敌后抗日根据地实况的优秀记者,又是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勇敢地“拿起武器与敌人进行殊死战斗的不屈战士”。
    1941年秋天,日军发动了对山东沂蒙山区的空前大扫荡。希伯跟随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参加了反扫荡。部队首长为了他的安全,曾劝他离鲁返沪(当时他的妻子秋迪正在上海工作),但他却执意不肯。他告诉部队首长,正因为沂蒙山区遇到危险和困难,所以才不能走。最后他执意留下,与根据地党政机关人员一起行军,同时进行采访。在战地采访过程中,他写下了《中国抗战中的八路军新四军》《为收复山东而斗争》《八路军在山东》《无声的战斗》《在日寇占领区的旅行》《反“扫荡”日记》等报告和通讯特写,随即将其转发给在上海的妻子秋迪,让她再转发给英美等国的报纸杂志发表。11月底,希伯在随部队转移途中到沂南县崖子乡西梭一带采访,不幸被日军的一个混成旅所包围。希伯和八路军官兵并肩战斗,最后英勇牺牲,年仅44岁。
    罗荣桓政委得到这一消息后,十分悲痛,他亲自口授,向党中央和毛泽东发电报:“知名作家兼太平洋学会记者、德国共产党员希伯同志,将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事业看作是他自己的事业,冲破艰险来到山东敌后,支持我们的抗日战争,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的斗志。他意志坚强,不知疲倦地工作,将任务看得重于生命,不但用笔战斗,而且在目睹敌人残酷暴行后,毅然穿上八路军军装,拿枪参加了反‘扫荡’,不幸于11月30日在沂蒙山区大青山战斗中为抗击日寇血染沂蒙。他是一位伟大的新闻战士,更是一位伟大的从事于世界革命的共产主义战士,从他身上体现了各国革命人民之间的崇高友谊。”
    美国医生马海德是来边区根据地的第一个外国医生,一直留在陕北工作
    延安时期,到中国各抗日根据地开展医疗活动的国际友人有30多人。如美国医生马海德、加拿大医生诺尔曼·白求恩及其率领的加美援华医疗队、印度医生爱德华及其率领的印度援华医疗队等。
    在这些国际友人中间,美国医生马海德是到党领导下的边区根据地的第一个外国医生。他于1936年7月和斯诺一起到达陕北之后,就一直留在陕北工作。抗日战争开始以后,诺尔曼·白求恩率领的加美援华医疗队、爱德华率领的印度援华医疗队先后到达延安,其中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和印度医生柯棣华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其实,这些医生或者医疗队来到中国的抗日战场,除了大力救死扶伤之外,还积极参与筹设医疗机构,培训医疗人员,如国际医疗队积极创办多所卫生学校培养医务人员;白求恩为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拟定教学计划与编写教材;柯棣华亲自担任晋察冀根据地白求恩卫生学校的教学任务。可以说,这些医务人员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美国记者斯诺的书和报道,让中外读者终于弄明白了国共两党的本质区别
    延安时期,来到边区的国际友人以记者和作家居多,这是国际友人中间的一支主要力量。他们“把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绩与巨大威力,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传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一些国家的决策层”。在这些记者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采访效果最具有轰动效应。
    斯诺用自己朴实的文字和大量真实的照片,向全世界人民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革命斗争实况,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壮举,叙述了陕甘宁边区及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新情况与新景象,记述了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革命活动概况。
    许多中外读者正是读了斯诺的书和报道,才终于弄明白了国共两党的本质区别,有些人因此而走上了中国共产党所指引的道路,如一些回国抗战的青年华侨,他们冲破敌占区和国统区的重重障碍,不惜牺牲一切直至自己的生命,也要走到解放区,走到自己朝思暮想的革命圣地,去实现心中的梦想。关于这一点,从谢伟思给美国国务院备忘录的报告之中可以得到有力的佐证:他们通过对边区的考察,认为自己好像是来到了另一个国家、另一个地区。在这里,他们不仅见到了不同的人民,而且也感觉到了其“精神面貌和气氛是如此之不同”。
    英国青年乔治·何克为“工合”运动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延安时期,边区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分低下。这里不仅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生产方式落后,而且通讯条件极为不便。但是一些学有专长的国际友人得知边区这些实际情况之后,却毅然决然地决定要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这片让人心动和热血沸腾的土地。新西兰友人、“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技术专家路易·艾黎,于1939年至1941年三次奔赴延安,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创办了“延安工合事务所”,为发展陕甘宁边区的军用和民用工业付出了心血。
    英国青年乔治·何克1938年6月访问延安时,深为延安到处呈现出来的蓬勃发展生机与活力所感动,随即决定留下来,并和艾黎一起在甘肃山丹创办“工合”培黎工艺学校并任校长,为“工合”运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1945年7月,何克由于感染破伤风去世,为“工合”运动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工合”运动不仅弥补了战时生产的不足,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而且还成为敌后抗日根据地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支持长期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延安时期国际友人对中国抗战的历史性贡献中,我们可以得到诸多有益的启迪,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国际友人仍然能够发挥出独特优势。他们可以用西方民众能够理解、乐于接受的话语体系,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人民的故事和中国的故事。这是增强中国对外话语创造力、感召力和公信力的有效路径。
    (作者为河南科技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