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汉代黄河改道及其原因初探 新石器至商周时期黄河并没有发生大的改道和泛滥,始终走《汉志》河道,《禹贡》河道也就是《汉志》河道。但是,汉代以后黄河在华北平原发生了多次的改道和泛滥,并留下了深厚的黄沙堆积。地质和考古勘探表明,华北平原90%的地区都有淤积。除了汉代多次淤积,宋代黄河也多次改道,如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在澶州商胡埽决口,北流经今釜阳河和南运河之间,在今青县一带汇入御河(今南运河)。这次改道影响深远,在河北平原淤积很厚。由此看来,很多学者认为华北平原现存的先秦遗址“空白区”其实并不空白,这些遗址只是被汉代以后黄河、漳河、清河等河流历次泛滥淤积而掩埋于地下。考古发掘的卫国都城(帝丘)、宋国都城都是在汉代被黄河改道掩埋的,濮阳西水坡、铁丘、金桥,南乐仓吉陵等遗址的发掘也显示,在仰韶、龙山甚至商周时期,这些遗址上都有人类居住,并没有见到任何洪水淤积层,但汉代以后每个遗址上都有很厚的黄河淤积层,且很多遗址都掩埋于黄沙之下。因此,商周乃至史前大部分时间内,黄河是从河北平原东部穿流而过的,对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居住位置并没有造成大的影响。这一时期,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与现在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别,当时河流湖泊众多、水网密布,丘陵山地夹错其中,而人们则在丘陵山地上生活。 从近年出版的河北省《文物地图集》上我们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这一现象,古黄河流经的地区新石器、商周、汉代遗址、墓葬等数量众多,但是,汉代以后至宋代却成了空白区,直到宋辽金时期遗址才开始变多。因此,正是汉代以后黄河频繁改道、迁徙、淤积,极大地改变了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那么,为什么汉代以后黄河开始不断改道、泛滥呢?春秋以后,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铁器和牛耕开始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再加上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得黄河中上游的荒地、草原被大量开垦,植被不断破坏,生态环境开始恶化,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携带的泥沙量急剧增加,最终导致黄河下游河道不断淤积,河床逐年增高。因此,到了战国中期,位于黄河两岸的齐、赵、魏等国就开始筑造黄河大堤,固定河道。随着淤积不断加快,到了汉代,黄河已不堪重负,开始经常改道迁徙。这一现象在文献中有着生动的反映,战国以前黄河在文献中只称作“河”,战国时开始有“浊河”之称,汉代及以后“黄河”一词开始出现于文献记载中,西汉时人们更称“河水一石,其泥六斗。”黄河下游地区自然环境的变化,表面上与黄河的改道、泛滥密不可分,实质上源自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利用。 (作者:袁广阔,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