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户籍类文书深化唐代赋役研究(2)

http://www.newdu.com 2018-08-13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顾成瑞 参加讨论

    攒造程序反映制度实施机制
    实际征派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文书的体式与运行流程,是我们探究赋役制度实施机制的重要线索。因此,手实、户籍、计帐这三种最重要的户籍类文书体式特征及相互关系,就成为理解唐前期赋役预算、征纳的关键。手实、户籍已有大量原件发现,但正式的唐代计帐文书迄今为止并没有发现。这为厘清唐前期籍帐系统的生成过程带来较大困扰。
    学界探讨手实、户籍以及计帐文书的关系,大多以《新唐书·食货志》的相关记载为线索。《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凡里有手实,岁终具民之年与地之阔狭,为乡帐。乡成于县,县成于州,州成于户部。又有计帐,具来岁课役以报度支。”其中,对于“乡帐”的释读,学界形成两种看法:其一,乡帐就是乡一级的计帐;其二,北宋欧阳修等人修《唐书》时,受当时语言环境的影响,以宋代常见的“帐”叙称唐代的“籍”,故“乡帐”就是攒造中的户籍。由此,学者对上述三种文书在攒造过程中的关系判定就形成了与之对应的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手实是一年一造,是计帐逐年编制的基础,而三年一造的户籍则是在手实和计帐基础上编制出来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手实和户籍是三年一造,手实是户籍编制的基础,而一年一造的计帐是基于户籍所载造籍年丁中情况及其附注其上非造籍年丁中情况变动的内容编制而成。日本学者池田温等参考古代日本的情况,认为唐代存在手实计帐,即手实—手实计帐—户籍和手实计帐—县计帐—州计帐—户部计帐的编次情况。
    从史学研究角度来说,宋人对唐制的追记与借鉴唐令却有所损益的日本律令,严格来说皆属“二手史料”。因此,在缺乏原始史料的情况下,为避免间接资料的“误导”,杨际平从三种籍帐的实际编制过程入手,厘清各种名籍(帐)在赋役征派中的功能以及从乡里州县和朝廷户部所需掌握的事项,重申手实是户籍编制的基础,并指出基于民户手实的乡里“户籍稿”提供了乡户口帐的基础数据,并逐级编制上报户部,成为国家编制预算的依据。由此可见,对户籍类文书的制作过程和应用场合的认识,应与相应行政环节相结合。刘后滨对于唐代政务文书的环节性形态区分,黄正建主张古文书研究应注重文书的“移动性”,都提示了这一原则性方法。文欣有关唐代差科簿制作过程的研究可视为上述方法的具体实践。他认为,池田温从《唐天宝年间敦煌郡敦煌县差科簿》中总结出来的唐代差科簿体式只是一种标准格式,在此之前,还需要制作排列户丁和注差役等阶段性文书。这就廓清了学界对于唐地方基层差科执行的认识迷雾。因此,对于文书体式进行更为细致的辨析,结合乡里、州县、中央各层级行政运作对丁中、田土事项的知晓、审核特征,厘清和顺接户籍类文书的环节性形态,我们可从中获知唐代赋役制度实施机制的全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