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里下河地区,有座老城,叫台城。有座古寺,叫三昧寺。 台城中部,沿着寺河斜伸出一条寺街,一路被年轮磨平的麻石板,通向千年古刹三昧寺。每日清晨,寺院的钟磬声、经鼓声,把许多祈祷祝愿,在晨曦初起之前,沿着寺河水,播撒向临河临街千家万户的乌瓦灰墙里,摇漾着人们临近天光的酣畅梦乡。写宝刹名寺的文字,就在这悠悠扬扬飘飘逸逸的钟磬声中开了头。 三昧寺龄,已有一千三百七十余年。寺中碑文记载,寺名数易,一千多年的隐隐禅语,在诉说一个关于古寺名号的故事。 唐朝初年,唐王李世民为统一疆土,率军扫荡海滨余敌。在台城马陷淤泥河,身困到唐观,逃过两次劫难后,李世民捋髯仰天连叹:天助我也!遂在淤泥塘边建庙设祠祭祀,诏赐匾额:“圣果院”,以示圣上逢凶化吉,因果报应。从此,这里成了信徒祈求吉祥因果的佛地。人们开始源源不断络绎而来,从深邃殿堂里寻找精神依托。 到了南唐保大年间,高丽国一名法号三昧大圣的僧人,出使中国,海上遇难,僧人随木制皮鼓漂流而来。三昧大圣圆寂后,肉身装金,与患难与共的木鼓一起,均供放于圣果院,三昧寺由此得名。易名后的寺院,迎来的第一位名人雅士,是北宋的范仲淹,范公时任西溪盐仓监,公务之余,遍访古迹。漫游三昧寺后,便赋诗一首: 千年人已化,三昧语空传。 唐世碑犹载,高丽鼓半穿。 元末明初,一阵不知来历的龙卷风,把三昧寺旁的溪河,刮成了河网密集的港口。有人说,那时乌云重重,雷声隆隆,电光闪闪,九条龙在云层中翻腾,九条尾巴撒落下来,刮得天摇地晃,飞沙走石。原来的河汊溪流,变成了四通八达的汪洋水面,人们便把这块水口叫九龙港。一个叫印白的僧人,在九龙港边太平湾前,扶起了坍塌的寺墙,重建楼殿、塔院、僧寮,三昧寺钟馨又响,香火又旺。清康熙四十四年(1779),寺僧赵杰到镇江金山寺,迎接康熙皇帝出巡,恭请圣上诏赐匾额,康熙欣然应允,写下五个大字:“敕赐慈济寺”,意犹未尽,乘着余兴又手书条幅:“孤云自往心同返,浩月当空性本圆。”赵杰高高兴兴捧着圣上手迹回来,悬匾额挂条幅。皇帝金口玉言,佛刹“三昧寺”便易名为“慈济寺”。 三昧寺最后定名,是在清乾隆年间。寺内僧人可达化缘到了镇江金山。金山寺方丈见他聪明机敏,学识渊博,便挽留寺内。大概历代盛世皇帝对寺院庙宇都情有独钟,乾隆皇帝南巡,乔装打扮,微服简从,只带干儿子周日清,进入金山寺山门。方丈见来了两位达官贵人,便让可达接待。 可达和尚引领二人登上金山,看他们气宇不凡、举止优雅,因而言语对答处处小心谨慎,句句恰到好处。乾隆龙眼打量,这和尚颇具灵巧之气,便想考他。他举目远眺,只见三江口舟楫如梭、百舸争流,启声问道:这江面船只共有多少?可达向江上望去,船只无法数清,便灵机一动,答道:回禀大人,江上两条船,一只是来、一只是去。乾隆一听,心中赞许。走进山上亭阁,居高临下,俯身又问:这大清之下百姓多少?可达随即应答:有两个,一男一女。和尚聪明机灵,乾隆十分高兴。旁边周日清不服气,有心难为可达,指着亭边竹篮,问道:这竹篮是什么编成的呀? 可达一听,知道周日清出难题,如说篾青篾黄,音同灭清灭皇,是要杀头的,他稍稍思索,应答道:竹青竹黄。乾隆在一旁击掌称好,便与可达叙谈起来,听说里下河古城风光秀丽,古迹众多,就有意要去走一趟。可达这时已从二人衣着中的黄色锦缎,看出此乃当今皇上皇子,如若驾临家乡,一是有些古迹难寻,二是不知耗费多少银两。便故意打听二人贵庚属相,说道:如若属龙,万万不可,古城靠近海边,龙一入海,就归家不回了。 皇帝是真龙天子,儿子是小龙千岁,两条龙入海怎么办?乾隆打消了去里下河地区的念头。可达又说起家乡慈济寺被火焚烧,来金山寺挂单化缘,整修庙宇。乾隆概叹道:刚才三难而不昧,被你巧妙化解,看你深得佛家之“三昧”,既然要修复寺庙,给你题写寺名吧!可达连忙铺纸磨墨,乾隆御笔亲书“三昧寺”三字。似乎冥冥之中,天意酌定,竟与三昧寺千年名号不谋而合。可达回到家乡,把御赐手书收藏于佛殿背后藏经楼上,三昧寺是钦定寺名,又回复到千年前古寺名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