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一杖通天地

http://www.newdu.com 2018-08-14 《中国文物报》 刘兆和 参加讨论

    2017年岁末,我趁旅游淡季,避开汹涌人流,到江浙地区游学,主要是访问涉及博物馆领域学术前沿学者、欣赏历史文化遗存、领略城市规划和建筑文化,其中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自然是题中之意。某日,用一天时间到南京博物院参观,蓦然被“吴为山雕塑展”厅前的一尊齐白石塑像惊呆了。
    齐白石先生,是中国近现代甚为著名的国画大师,他的画像和照片传布甚广,创作表现他的三维雕塑作品,并非易事。吴为山先生是中国雕塑院院长,中国现在前列的雕塑家之一。他属于写意雕塑流派,有《写意雕塑》作品出版,其所创作的这尊齐白石大师的雕塑,也属于写意雕塑作品,造型和表现大师气质方面,我认为是成功的。这一作品表现的齐白石手持木杖站立形象,其右侧手持的木杖,从肩部以下隐约可见,与身体融塑为一体,下部柱底一段略为明显,柱在石台之上;而杖之上端,则穿没于平面的天花板之中。整个雕塑为白石老人持上通天下柱地神杖的形象。齐白石平时用的木杖,即使不是“倚杖听江声”之杖,总不会这么长。这一夸张的通天柱地木杖,无疑隐喻齐白石大师有通天彻地之才,有神鬼艺术之奇工,世间灵异,可给观众以无限的遐想空间。无需多言,此杖是整个雕塑作品灵魂之一笔矣。
    这一柱地通天之杖,奇在也弥补了该展厅的缺陷。中国的博物馆建设历史虽已有113年,真正快速发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五十年代中期建设国家和省级馆的基础上,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始,博物馆建筑设计经验与发达国家一样,都是从无到有逐步积累。我国第一部《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是1991年发布,经过20多年的实践,于2015年又发布经大幅度修改完善的新《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第一个规范对展厅的空间尺度有明确要求,一般净高为3.5—5米。重新颁布的规范给了个公式,算下来与前一个规范基本相同。但规范同时明确,展厅空间净高,可根据展品体量和展示需要增加。展厅净高度过高,会造成建筑和运营资金浪费;展厅净高度过低,与面积不协调,会造成观众压抑感、空气质量不好、难以满足有些陈列的需求。现我国博物馆耐久年限一般设计为100年,这期间陈列会有难以预料的变化,所以馆方一般都会在新博物馆建筑设计时,要求展厅在面积大一些的同时,净高达到规范参数的上限甚至更高。而目前南京博物院的艺术馆为多年前的建筑,单个展厅面积不算大,空间尺度总体协调。展示艺术品,如无特殊体量展品或特殊展览形式要求,一般可满足陈列需要。因本人未带测量工具,目测展厅净高恐怕只在规范参数的下限或更低。世界上没有无遗憾的博物馆建筑,这属于建筑设计艺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展陈艺术也是如此。而白石大师雕塑通天柱地的一笔,化解了展厅净高较低与白石老人所持之杖较高的尴尬,反而将展厅净高较低的缺陷变为白石老人木杖通天的优势,消除了天花板压迫白石老人雕塑作品之感,融展品与展厅为一体。我以为,展厅与展品融为一体,展厅成为展品的组成部分,强化展品思想之表达,乃陈列艺术的最高境界。我猜想,一杖通天地这一创意,是有较深厚文化功底和创意能力、对近现代中国画界及白石老人国画艺术造诣及地位有相当了解、对博物馆空间艺术有较多研究的陈列艺术工作者,与雕塑作者共同沟通创意所得。这一笔绝后不可说,但在中国博物馆近几十年来展陈艺术中化尴尬为神奇的空前绝笔可能成立。
    说到此处,还有一点小小遗憾不想隐瞒,即此雕塑的照明艺术存在一点不足,似照明设计对一杖通天柱地的陈列语言未能注意。反之,如增加一个照度、色温、显色指数等与现白石老人面部照明相同的光源,也突出一下老人所持通天柱地之杖,可能更有利于观众理解展品的丰富意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