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正确认识史学与人民的关系

http://www.newdu.com 2018-08-1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姜萌 参加讨论

    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规范化”和“纯学术”的提倡客观上促进了史学研究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历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但由于学术评价体系对“纯学术”的偏重,导致史学工作者很少再关注人民,对历史阐释、历史书写、历史普及越来越不关注,史学越来越远离人民大众生活。史学研究愈来愈专、愈来愈与大众隔膜疏远的现象出现,与其说是中国史学界的“洁身自好”,不如看作是中国史学发展再一次遇到了问题。当学术研究脱离现实、脱离人民,人民也必将其遗忘,更何况是以“人”为中心的历史学研究。
    重视公共史学
    进入21世纪以后,一些史学从业者对史学被“边缘化”的现象越来越担忧。在“历史学有什么用”疑问困扰着人民大众,困扰着史学界之际,社会突然兴起的“历史热”,为这一问题的破解提供了新的契机。
    随着以《品三国》为代表的电视“讲史”和以《明朝那些事儿》为代表的历史通俗读物为人民大众喜爱、关注,史学从业者意识到:以历史学为基础的文化产品也是人民大众生活所需要的;史学避免“边缘化”的努力方向,是以专业研究为基础大胆地走向人民大众,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大众史学”“通俗史学”“公共史学”等想法,再度引发史学界的关注和思考。经过近几年的提倡和讨论,史学界对公共史学的认知和接受已达到新的水平,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认识到,历史学的健康发展必须既重视专精的研究,也重视和人民大众的主动结合,力求学院派史学和公共史学两翼齐飞。一些著名学者也积极主动地进行公共史学的实践并取得良好口碑。另外需要关注的是,教育部已修改此前过分注重科研数量等评价导向,明确将学科的社会贡献纳入评价考核体系。
    牢记史学的价值取向
    时至今日,中国史学界的整体认知水平已达到很高水准,社会大众已显现了对历史知识的巨大需求,为“如何正确构建史学与人民的关系”这一理论难题的探讨提供了很好时机。笔者在此提出一些思考,以求抛砖引玉。
    第一,“史学与人民的关系”问题是否等同于“史学与现实的关系”?笔者以为,两者关联度非常紧密,但不是同一个问题。“史学与现实的关系”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包括史学研究、历史阐释、历史书写必须重视的现实因素,其中既包括研究者、阐释者、书写者、接受者身处的具体现实境遇,也包括研究者、阐释者、书写者要考虑的范围更大的现实,如政治因素等。“史学与人民的关系”是一个相对较小的问题,也可以说是被“史学与现实的关系”涵括的一个关键问题,主要涉及史学的功能、立场、态度等。对“史学与人民的关系”的回答,实际上也是从一个角度对“史学与现实的关系”的回答。
    第二,“史学与人民的关系”中的“关系”包含什么基本内容?除了“史学”与“人民”这两个变量外,从上文相关讨论可知,“史学与人民的关系”包含三个基本内容,从历史主体而言,历史研究与书写的内容包不包括人民?怎样包括人民?从价值取向而言,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来阐释、书写历史?怎样站在人民的立场来阐释、书写历史?从功能的角度而言,史学对人民大众有什么具体的作用?怎样发挥这种作用?这些问题有些已经相对明了,有些还比较含混,需要进一步理清、探讨。
    第三,史学的任务是什么?这是正确建构“史学与人民的关系”必须思考的理论问题。从中国现代史学诞生开始,史学工作者就在探索这一问题,无论是“求国家之兴衰何由”“助爱国思想之发达”,还是科学地整理扩展史料,或是“为人民服务”,实质上都是从探讨史学任务的角度来定义史学。随着史学认识论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从更高层面思考这一问题。笔者认为,人类一切学术研究的本质任务,都是为了回答“人何以为人及其如何更好地为人”这一关系人类健康存续的根本问题。具体到史学工作者的任务,首先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从学理上探讨总结人类(或某一特定群体)在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并通过阐释与书写,传播普及这种认知,让人民大众形成具有主观约束力的公共理性,而不仅仅是发掘历史知识。
    第四,史学构建与人民大众关系的路径怎样?一般来说,专业的史学研究者竭尽所能去研究历史事实,发现历史真相,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合理的阐释,这种阐释通过历史书写呈现,以文本或影像的形式向人民大众(也包括其他专业的史学工作者)传播,完成个人阐释向公共阐释的转变,这些知识和见解在人民大众的理解中转变为公共意识,并最终产生公共理性。但是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样完美的情况,因此人类围绕历史问题产生了非常多的分歧。在笔者看来,这一现象背后其实掩藏着很多有待探索的问题:从史学工作者方面说,史学工作者如何能够使个人的阐释升华为公共阐释?公共阐释是否一定可以转变为公共理性?从人民大众方面说,接收史学工作者的信息是否全面?理解是否正确?换言之,从受众的角度看,历史知识/观念信息的传递、历史知识/观念转化为公共意识、公共意识上升到公共理性,这整个过程,是否都是理想化的?以及如何检验阐释、意识、理性是“公共性”的?
    近些年来,关注现实成为人民大众生活中有机组成部分,促进人类在“人何以为人及其如何更好地为人”这一根本问题上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应该是史学的最高价值取向,也是史学工作者应该孜孜以求的努力方向。史学工作者在从事史学工作的同时,对如何正确认识“史学与人民的关系”的这一问题有所思考,知行合一,能更好地促进史学的健康发展。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8年第1期)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