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历史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http://www.newdu.com 2018-08-27 《光明日报》 李海静 韩曾萃 参加讨论

    钱塘江作为浙江的母亲河孕育了两岸千年文明史,她的演进变迁展现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中国独特的“人水和谐”治水理念。
    大自然赋予了这条河流独特的使命,在给两岸带来无数利益的同时亦带来不小的潮灾。自明代黄光升创建“鱼鳞石塘”修筑技术,至清一代钱塘江北岸修筑完成贯穿一线的鱼鳞大石塘,我国历史上的海塘修筑技术一度达到顶峰。但面对多变的江道、凶猛的潮患,清代以前除采取修筑海塘的被动防御措施外,别无破解良策。民国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现代水利科技的发展,技术专家不再满足于被动防御的治理方略,而是积极探求钱塘江治本之策,至今终于初步实现了“人水和谐”的治水目标。
    从《水经注》记载的华信筑塘,到吴越王钱镠射潮的典故,到明朝杨暄修筑的陂陀塘(斜坡塘)、黄光升的“五纵五横”鱼鳞石塘,再至清代18层鱼鳞石塘和纵深防潮御咸防护体系的修筑完成,充分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智慧和坚持不懈的治水精神。现代技术专家运用水利科学与技术知识,对古海塘实施加固,在提高防洪潮标准的同时保护了古海塘自身,使这一古代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作用。古海塘加固工程和新型标准海塘的修筑完成,筑起了新的保护两岸平原的“海上长城”。正是一辈辈水利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才成就了钱塘江海塘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使海塘成为见证水利科技发展史的活化石。
    科技的发展、认识的提高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钱塘江的防治方略也受到不同时期国家目标、科技水平、思想观念的影响。从明代及以前“步步退让,不与海争利”的被动防御方略,至如今的“缩狭江道,保护涌潮”方略,反映了钱塘江防治理念从单纯的潮灾防御发展到防潮与治江并举,进而又从以治江促防潮、以治江代防潮到江口治理与潮汐控制并举的历史变革。
    不满足于单纯的钱塘江治理工程,技术专家们还对强潮的河口治理、泥沙和涌潮本身等展开基础科研,一方面为防治理念、防治方略以及相应的技术与工程上的现代变革提供关键性知识支撑,另一方面形成了完备的学科体系,在河口海岸学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技术工程与基础科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案例。
    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探索创新,使得钱塘江的治理者能通过长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实践,更新自己的防治理念,不断对海塘建设和江道治理提出相应的设计,并在技术上加以实现;也正是通过持之以恒的逐步摸索,他们才逐渐意识到,海潮并不完全是一种灾难性因素,而是一种可以借助现代工程手段加以掌控的自然资源。最终,他们在建成现代防潮体系的同时,不仅围垦出大片土地,还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涌潮这一独特的自然景观,真正践行了“顺应自然,人水和谐”这一中国传统的治水理念。
     
    (作者:李海静,系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博士后;韩曾萃,系浙江省原钱塘江管理局局长、总工程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