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雷晓凡 中国清代涌现出了不少在科学技术方面颇有造诣的文人学者,他们除了对传统经典学问纯熟于心,还在天文、历法、数学、物理等诸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有这样一位大家,被世界科技史界誉为与英国牛顿和日本关孝和齐名的“三大世界科学巨擘”,在历算、天文、数学等诸方面均颇有造诣。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科技大师——梅文鼎。 梅文鼎雕像 梅文鼎(1633—1721),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人。梅文鼎早年跟随父亲梅士昌研习儒家经典,其中讲求变易圆通的《周易》对梅文鼎影响很大,梅文鼎在当时有“神童”的美名。在父亲的影响下,梅文鼎自幼喜爱观测天象,为后来自己在天文学方面的作为奠定了基础。梅文鼎的科举之路并不平坦,他在15岁时曾补为博士弟子员。20岁结婚成家后,梅文鼎的祖父与父亲先后去世,为了守孝,梅文鼎再也没有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 27岁起,他与弟弟梅文鼐师从道士倪观湖开始学习数学、历法,终身潜心学术。明末清初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对梅文鼎产生了巨大影响。倪观湖看到梅文鼎的一些补正前人历法的科技成果,认为梅文鼎才智超越自己。 梅文鼎《筹算》书影 梅文鼎本身的文史功底较好,在北京、天津期间曾撰《明史历志拟稿》3卷。但他不求功名,始终没有进入朝廷以官方身份参与工作。除了史学修撰,梅文鼎还在天文、数学、历法等方面的造诣都很深。梅文鼎注重天象观测,发明了“揆日器”、“测望仪”、“仰观仪”、“浑天新仪”等等,天文学著作有40多种,其中包括《交食》、《七政》、《五星管见》等书专门用来介绍西方天文学。梅文鼎在元代郭守敬的《授时历》与明代《大统历》的基础上,上溯到历代70余家历法,考辨错讹,吸取精良,为后代学者研究授时历与大统历,提供了参考方向。学界公认梅文鼎最大的贡献在数学方面,数学也是历法研究的基础,不仅对中国传统数学理论做了整理和发掘,还研习西方数学,阅读《几何原本》,将中西方数学成果熔于一炉,其所著所有数学作品统称为《中西算学通》。由于种种科技贡献,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帝于南巡途曾3次召见梅文鼎,临行时亲赐“积学参微”四字给以褒奖,梅文鼎的后代也得到了荫封。 康熙帝召见梅文鼎雕像 梅文鼎是一位在科技领域多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多面手”,后世均认为他是清代“历算第一名家”和“开山之祖”,梅文鼎一生著作丰宏,作品达到80多种,许多思想与成果对于今天的学者仍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参考资料: 梅荣照主编:《明清数学史论文集》 赵尔巽等:《清史稿》 胡世庆:《中国文化通史》 李迪:《梅文鼎评传》 华 兴 春 秋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施祺 杨培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