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在宏观层面的重大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由此开启了国内学术界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阶段。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和社会组织基础。笔者尝试从传统和现代两个维度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古今文明融合的结果,也是中西文明融合的结果。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统维度 从传统的角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它包含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历史发展脉络”等要素的批判性继承。 1.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维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含着“华夷一体”“大一统”“天下观”等古代中国政治思想成分。 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体系中,并没有华夷之间的绝对分野,“有教则无族类之分”是对古代民族关系理念的最好概括。由此观之,中国古代的民族观是超越了民族、宗教、地域和国家的“文化族类观”,在天下体系的同心圆结构中,只要接受了中华文明的礼俗文化和典章制度,就构成了中华文明体的一部分。“大一统”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意涵最丰富的部分,也是对“家国天下”的古代政治格局影响最深刻的思想。鸦片战争之后,“大一统”思想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开始了近代转型。转型后的“大一统”思想以强调国家一体为基础,在“兼容并包”的东方精神里开始糅合进“民主共和”的西式原则。“天下观”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而后被儒家学者建构为中国封建王朝国家的意识形态。作为儒学政治思想对政治秩序的设想,“天下观”既是包含了“四海”“五方”“九州”等地理空间意义上的世界观,又是糅合了“畿服”“大一统”“夷夏之辨”等政治理念的国家观。“天下观”的内容也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和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不断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认为,天下是内涵了“地理学意义上的土地、社会学意义上的民心和政治学意义上的制度”三位一体结构的世界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成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当代实践,成为当前民族工作领域的重要概念。 2.从传统社会结构的维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含着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批判性继承。 在中国传统的社会体系中,建立于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是一种“家国同构”式的社会结构,在这一社会结构中形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理念。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仍能听到对“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家国同构”理念的宣扬。如,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严庆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包容开合的“家的模式”,中华民族以“大家庭”模式包容各个民族,以“一家亲”模式包容两岸同胞,以“根脉”模式包容华人华侨。这种“大家庭”模式的共同体结构也反映在经典歌曲和影视作品中,如歌曲《爱我中华》中的歌词“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以及电影《草原英雄小姐妹》,都体现了个人、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密切关系。中华民族以“家的模式”叙说着共同体的包容性,“两岸同胞”“中华儿女”“兄弟姐妹”等都承载着中国语境中对民族关系的表达。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演变,更凸显了“共同”的价值意涵——“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精神文化、共同的责任使命、共同的前途命运”。经济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历史文化的一脉相连,都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政治资源,共同推动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和多民族社会的协调发展。 3.从中国历史脉络的维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含着对中国数次“大一统”历史的承继与发展。 “大一统”理念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持久地贯穿于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历程,并支撑着具有“超稳定结构性”的中国古代社会。王朝时代的中国,无论是汉族统治者登基大宝、南面称孤,还是少数民族领袖入主中原、建极绥猷,“大一统”思想始终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始末。正是这种强大而持续的内聚力,使得中华文明连续几千年来虽历经冲击与磨难,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秦朝建立了中国王朝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性质的国家,其采取的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举措为域内不同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基础。西汉时期,董仲舒将儒学发展成以“大一统”思想为内核的新儒学,并成为古代王朝政治的思想圭臬。盛唐的气势恢宏建立在开放包容的思想与国富民强的文治武功基础之上,它将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推向了空前的状态。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大一统”政权,也将中国“大一统”局面推向新的高峰。明、清两代是中国王朝历史的最后两代,清代更是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的版图,整合了边疆与内地之间的关系。纵观整个中国的古代发展史,各民族同胞始终保持着对稳定与统一的“太平盛世”的渴望和追求,而动荡与分裂的年代总是伴随着“兵荒马乱”和“黎民涂炭”的悲苦记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