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考古百科 >

李纲锏

http://www.newdu.com 2018-08-30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曾江 参加讨论

    “锏”是中国古代兵器。人们很容易由锏联想到用锏的名将秦琼,秦琼持锏,尉迟恭持鞭,是人们熟知的形象,在民间还有“撒手锏”等俗语。在福建博物院丰富的展陈文物中,李纲锏是一件特殊的文物,这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古锏实物,而且作为宋代名臣李纲使用、珍爱的兵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精神内涵。
    李纲锏保存完整,制作工艺高超,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据资料介绍,李纲锏全长96.5厘米,内棱长74.1厘米,所配的锏鞘长76厘米,总重约3.6千克。锏身呈棱状,有四棱。宋代文献《武经总要》中记载:“铁鞭、铁锏二色鞭,其形大小长短,随人力所胜用之。有人作四棱者,谓之铁锏,谓方棱似形,皆鞭类也。”
    锏格呈四瓣花形,厚0.4厘米。锏把为圆柱形,材质为花梨木,刻斜旋道纹,锏把后端有穿。锏首呈爪楞状。锏身配有清代的圆形红木套鞘,鞘的两面对称镶嵌有银丝、花卉、蝙蝠、古磬、缨络等图案,鞘口和尾部包有铜边,其上刻牡丹纹。鞘的中部包铜佩、有钮,以供佩带。
    在锏身近格处的刃面有错金篆书“靖康元年李纲制”七字,最为引人注目。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福建邵武人。李纲文武兼备,为爱国名臣,后世给予他很高评价。锏上篆书“靖康元年”,这一年金兵南下,李纲是主战派,反对迁都,坚决反对朝廷割地议和。论者以为,锏属于贴身的短兵器,只有在短兵相接时才能用上,福建博物院这件宝锏见证了李纲矢志以死报国的爱国之情。
    锏是李纲的心爱之物,这把锏一直跟随着他,李纲去世后此锏未入葬,而是作为一件传世品,辗转流传。福建博物院学者林忠干在20世纪90年代曾撰写过《稀世古兵器》《宝锏重放光彩——宋代李纲锏的流传与发现》等文章予以介绍。近年,福建博物院学者丁清华又撰文《一代名臣显英豪——全析福建博物院藏之宋李纲锏》(《艺苑》2013年第2期),介绍了李纲锏入藏福建博物院的曲折过程。
    李纲锏,这件宋代前贤在特殊历史时期制造的兵器,历经沧桑而能完整保存至今,最终成为福建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一,堪称幸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