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丝绸之路是张骞开启的。那么张骞出使西域寻找的‘大月氏’,就是沟通中西的一个重要信息源。”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新说。 张骞曲折的出使之路被称为“凿空”之行,最终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2100多年后,月氏这个曾经在马背上辉煌一时的部族,早已湮灭在西域的大漠风沙之中。月氏西迁前的原居地在哪里?西迁后大月氏又生活在哪里?其与大夏(巴克特里亚)、贵霜、粟特等古代国家和人群的关系是什么?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南20公里处的萨扎干村,王建新和他的团队寻找着月氏人的痕迹。 18年前,王建新带领西北大学考古学术团队在甘肃和新疆开始进行持续的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沿着月氏人的足迹前行,他们于2009年进入中亚地区。 一片文明交流的巨大版图,在王建新和他的同事以及学生面前徐徐展开。 中国人、月氏人、粟特人、贵霜人在中亚广袤的土地上上演了融合交流的历史大剧。据文献记载,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除匈奴外,先后经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四个地区;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到达乌孙,然后分遣副使到其他邻国。王建新和他的团队先后在撒马尔罕西南的萨扎干遗址和拜松市拉巴特遗址展开考古发掘,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中国人获得了掌握世界文明的第一手资料。 第一手资料的掌握,让中国的学术研究在世界上发出了中国声音。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游牧人群的生活状态是“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这一认识直接影响到考古实践,导致考古学主要进行墓葬的发掘与研究,忽视了居住遗迹和聚落遗址的存在及岩画与聚落遗址的共存关系。 王建新提出古代游牧人群存在定居地,在理论和实践上纠正了传统认识。他全面揭示了古代游牧民族聚落遗址在东天山地区普遍存在和季节性分布的规律,提出了古代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的基本思路。王建新提出对古代游牧文化遗存的基本要素——居住遗迹、墓葬、岩画进行“三位一体”综合研究的方法,极大丰富了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的内容,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2016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在乌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谱写中乌友好新华章》中提到,“中乌都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人文交往一直是中乌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西北大学等单位积极同乌方开展联合考古和古迹修复工作,为恢复丝绸之路历史风貌作出了重要努力。”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后,王建新和他的团队的考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认为乌兹别克斯坦南部拜松市拉巴特墓地应该是大月氏的遗存,考古成果丰富了对古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认知。 乌兹别克斯坦卡里莫夫总统纪念馆馆长西利诺夫说:“正是因为月氏人的存在,才促成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极大地促进了两个区域之间的了解和交往,具有划时代意义。”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说:“丝绸之路是属于全人类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多种文明、多样文化、多个人类群体和平交往、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历史标志和象征。” 千年来,文明间的交流与互鉴从未停止,丝绸之路考古证明着文明交流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也为当代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提供着历史和文化的佐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