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古代史 >

肌肉男打不过格斗高手,为何古人用“力能扛鼎”形容武将很厉害?

http://www.newdu.com 2018-09-17 冷兵器研究院 newdu 参加讨论

     
    
     


     
    
     
     


    编者按:肌肉猛男对抗格斗高手,谁更厉害?这种问题一直被大家所关注。而前段时间网上爆出的一个前散打教练对前举重运动员的视频可以说是很有说服力。咱们今天就针对这个事情说一下。此文配合冷兵器研究所那篇《顶着将军肚能打仗吗?中国古代武将的形象为何都是膀大腰圆》的文章阅读,效果更佳!


     
     
    
     


    ▲都江堰一家健身房的两名教练起冲突新闻动图


    前段时间,网络爆出这样一段视频:都江堰一家健身房的两名教练起冲突,结果前散打教练暴打了前举重运动员出身的健身教练。从网上曝出的视频上看,两人起冲突后,前散打教练只一记勾拳击中前举重运动员肝区。结果对方虽然肌肉很大很壮,可能还有八块腹肌,但是中了一拳就已经倒地不起,一身的肌肉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视频里剩下的部分,只是前散打教练在踢踹已经躺在地上不动的前举重运动员而已。


     
    
     


    ▲大力士安德烈·德拉切夫


    其实这种类似的情况其实也不少的。比如去年在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Khabarovsk)市,曾在2011年于捷克举行的IPF世锦赛力量举比赛中获得亚军的大力士安德烈·德拉切夫,在街头被25岁的业余MMA选手阿纳尔兹拉诺夫打死。虽然有报道称,视频中已经是多人殴打过安德烈·德拉切夫后,两人才进行单挑的,但是力量举运动员最终在一对一的情况下,被业余格斗选手打死,也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仔细想想就能明白,如果练出大块肌肉就能打的赢,那么为什么没有健美冠军去打格斗比赛?或者格斗运动员为何不去练一身大块肌肉?当然也有人信奉所谓死肌肉、活肌肉的说法。比如说健身出来的肌肉是因为吃了蛋白粉吃出来的死肌肉,根本没用,练格斗的才是活肌肉云云。


     
    
     


    但其实肌肉就是肌肉,只不过是术业有专攻罢了。格斗运动员去举铁,成绩必然远远比不上健美运动员,更别说举重运动员了。可格斗虽然需要力量,但需要的不仅仅是力量。格斗中,力量是基础,但不等于有了基础你就能打了。因为力量再大,必须打得到人才有用。现代搏击中,很多发力猛但是因为动作过大容易被对方躲开的招数,已经越来越少有人用了。如何快速发力,如何躲闪和格挡对手攻击,如何把握攻击距离,这些相比力量来说,也同样非常重要。而绝对力量不管有多大,人的要害只要被击中了,都一样丧失战斗力。所以攻击力其实是有上限的,超过太多都是攻击溢出,没有必要。如何有效击中对方要害才是更重要的。


     
    
     


    ▲2016里约奥运会中国龙清泉举重夺冠


    虽然举重运动员能举起几百公斤的重物,不能说力量不大,要换成格斗运动员,肯定举不起来这么重的杠铃,但举重运动员的那身力量未必适合于格斗。毕竟举重需要的发力和打人完全不同。这就导致举重运动员即便打中抗击打能力强的格斗运动员,造成伤害也有限。而且如果没有训练过如何格斗,举重运动员也很难击中躲闪灵活的格斗运动员。同时其自身也没有防御意识,这样就很容易被对方,一击KO,类似视频里那样被击中要害倒地。但还是那句话,这并不代表健美运动员就是所谓的“死肌肉”。这只是训练的肌肉群并不相同,且术业有专攻罢了。


     
    
     


    另外,一般举重运动员退役以后,基本都会转而练健美。这点不管是之前健身房被暴打的前举重运动员,还是曾经世锦赛力量举亚军安德烈·德拉切夫都是如此。但健美运动员为了好看,是要把体脂率刷到一个很低的情况,但是脂肪也是有防御作用的,也就是肥肉能加防御啊!而且体脂率过低,同时也代表耐力较差。因为因为人运动需要能量,储存的糖元消耗完之后,没有脂肪可以分解提供能量,自然就没有体力坚持打下去。这个情况,冷兵器研究所那篇《顶着将军肚能打仗吗?中国古代武将的形象为何都是膀大腰圆》有更详细论述。


     
    
     


    ▲清代武举人照片,他举的“掇石”就是头号的。


    但要说的是,这篇文章说的绝对不是力气不重要。否则为什么古代武举都喜欢比试力量?而且古人总喜欢拿“力能扛鼎”之类的描述来形容一个武将有多能打。古代还流行举关城门用的那种又大又重的门栓,并举这种重门栓的活动称为“翘关”。唐代武举考试,就有翘关这项考试。唐代武举考试的翘关,需要举长一丈七尺,粗三寸半的标准木杠,10次才算是合格。而明清武举甚至流行举一百二十斤的大刀舞花,而且还有“掇石”的项目,要求“掇石必去地一尺,上膝或上胸”,而掇石用的头号石礩子三百斤。


     
    
     


    ▲科举博物馆收藏的“掇石”


    可本文既然说了,举重物这种训练对于徒手格斗来说并无太大用处,那么为何古人特别热衷这种力大的猛将呢?原因很简单,古代谁跟你徒手格斗啊?


     
    
     


    最讲究力能扛鼎的春秋战国时期流行车战,《孙子兵法》也说“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当时既没有橡胶轮胎,也没有硬化路面。在野外战场上,战车轮子被陷住是常有的事。毕竟即便现在汽车越野轮胎陷住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战车被陷住,就得有大力士下车把战车扛出来。毕竟当时就算一方诸侯,大多也要上战车作战。诸侯可不傻,没大力士,自己上阵该多危险?而唐代翘关这项运动,更是从守城与攻城的军事活动中演化而来的。力量大的勇士,能顶住门、抬起城门栓,这在攻城与守城的战斗中非常有用。


     
    
     


    而且在古代顶盔掼甲还持械的情况下,更大的力气,意味着能穿更重的盔甲,使用更长的刀、矛、剑、矛或者更重的鞭、锏、锤等兵器。张良刺杀秦始皇也是找了一个大力士,向秦始皇的车驾投掷出大铁椎来试图刺杀,只是误中副车,功亏一篑。


     
    
     


    ▲马云在《功守道》剧照


    相对应的,格斗运动员的抗击打能力在冷兵器的面前毫无用处,再厉害的格斗运动员也扛不住一刀或是一锤。而且在古代战场上,格斗运动员身形灵活、躲闪能力强的优势也没有什么用。打仗只有密集阵型才最有效,没有纪律只是乌合之众。排成队形的时候,根本没有躲闪的空间。再说,你再能躲,几只箭射过来,几杆枪齐刺,也根本没有闪躲的余地。这就导致古代战争,刚正面都是用穿上盔甲增强防御力,来硬抗伤害。面对有盔甲的对手,技巧优势会被降低很多,而力量优势在重甲格斗中就非常大了,毕竟打中盔甲的话,力量不够根本不破防。


     
    
     


    ▲电影《王的盛宴》剧照


    同时,在有盾牌的情况下,双方盾牌手对抗。持盾冲撞对方阵型,也是实打实的力量的比拼。力量大的人就占据着绝对优势。在鸿门宴上,当刘邦落入险境、岌岌可危之时,樊哙面对项羽大营的兵将,也是拿着盾牌硬撞开项羽大帐前的持戟护卫,才得以闯进项羽大帐。而且,力量更大的人,可以拉开更重的弓。这就意味着你拥有比别人更强的远程输出能力。所以能否开硬弓,也是各朝各代武举的必考项目。


     
    
     


    ▲许褚斗马超剧照


    总之,对于街头打架来说,大力士并不如格斗选手战斗力高。但是如果换成古代战场,顶盔掼甲的大力士,那真的是人形坦克一般的存在。但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古代能作为人形坦克存在的大力士,到了现代社会,不穿护甲去空手格斗,而被灵活的格斗选手暴打。这事只能怪自己了。比如毛批《三国演义》里对许褚裸衣斗马超,结果最后臂中两箭就有过吐槽,“谁叫汝赤膊?”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人渣啸西风,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