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维利亚是西班牙南部第一大城市,也是西班牙第四大城市,有人口130多万。这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城市,是一个具有浓郁文化的城市,是一个历经战火、充满创伤的城市,是一个历经繁荣与辉煌的城市,也是一个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城市。塞维利亚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第一,多元文明混搭。塞维利亚在公元前7世纪就有居民生息,公元前43年建为城市。凯撒大帝曾攻占该城,使之成为罗马帝国的领地。公元712年该城被阿拉伯人侵占。公元11世纪,来自北非的穆斯林摩尔人在此立国建都,留下了大量城市建筑。1248年,西班牙人赶走摩尔人,夺回塞维利亚,在此建立都城,这里成为天主教徒的领地。正是这种不同文明的更替,造就了这个城市多种文明的混搭。 一个典型例子是塞维利亚大教堂。塞维利亚圣玛利亚大教堂是欧洲第三大天主教堂。欧洲第一大天主教堂是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第二大天主教堂是英国圣保罗大教堂,第三大天主教堂就是塞维利亚圣玛利亚大教堂。这个教堂汇集了多种建筑风格。阿拉伯人占领时,建的是清真寺,但清真寺的基石是拆了该城的罗马神庙,将其基石用作清真寺基石。现在大教堂的基石上还有清晰的罗马文字,写着这块石头是罗马神庙中的墓碑。摩尔人被赶走后,天主教徒将清真寺改扩建为天主教堂,但又保留了清真寺的建筑。所以,结合了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两种建筑风格,成就了这座教堂独特的韵味。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塞维利亚王宫。王宫始建于阿拉伯摩尔人统治时的1181年,持续营建时间长达500多年,跨越了伊斯兰文明与天主教文明两个时期,曾先后作为信奉伊斯兰教摩尔人和信奉天主教人的王宫,所以也是一个多元文明混搭的建筑。有趣的是,在天主教国王统治时期,修建王宫时,用的既有天主教工匠,也有来自北非的阿拉伯工匠。也就是说,天主教人修建王宫,用了大量阿拉伯匠人,建了阿拉伯风格的建筑。1992年,在塞维利亚举行世界博览会,西班牙国王在这座王宫宴请参加世博会的各国元首。阿拉伯国家的元首看了这座宫殿,说像是回到了家。可见,这里阿拉伯风味十足。这座王宫仍在继续作为王宫使用,只是西班牙国王很少到此。 第二,影响世界历史进程。1492年,西班牙天主教夫妻双国王伊莎贝尔一世女王和斐迪南二世国王攻占了塞维利亚,同一年哥伦布说服“双王”,支持他向西航行,寻找到达印度的航路。经过3个月的讨论协商,1492年4月17日,西班牙王室与哥伦布最终达成了协议:得到的新土地主权归属王室,由探险者进行殖民,哥伦布作为统帅,可以获得发现地财富和商品的1/10并一概免税,另外还可以收取以后过往这一地区船只利益的1/8。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的船队从这个城市出发了,世界历史掀开新一幕。 1517年另一个航海家麦哲伦来到塞维利亚,提出环球航行的请求。西班牙人又一次表现出了远见卓识。塞维利亚的要塞司令热情地支持他,并把女儿嫁给了他。1518年3月,西班牙国王接见了麦哲伦,麦哲伦献给国王一个自制的精致彩色地球仪,国王很快答应了他的请求。1519年,麦哲伦船队出发,穿越大西洋,越过美洲大陆,“发现”了太平洋,到达大洋洲,来到了亚洲。尽管麦哲伦本人在一场战火中于1521年死于今天的菲律宾,但他的船队继续航行,于1522年返回西班牙,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 塞维利亚大教堂中有哥伦布的石棺。哥伦布一共四次到美洲。他死在西班牙,按其遗嘱葬到了圣多明戈,后来南美洲殖民地纷纷独立,便将他的棺木移到古巴,1898年古巴脱离西班牙统治,又将其棺椁移到塞维利亚大教堂。该教堂还葬有哥伦布第二个儿子——他是个收藏家,收藏有1.5万册书。 当时,塞维利亚是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从拉美运回的黄金都在这里称重。所以,在瓜达基维尔河边有一座“黄金塔”,就是当时称黄金的场所,记录着当时繁荣,也记录着殖民统治的残酷。 第三,诞生了西班牙语。在15世纪之前,西班牙没有统一的语言,只有不同地域的方言,其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方言是卡斯蒂利亚方言。伊莎贝尔女王和斐迪南二世于1492年占领塞维利亚后,统一了今天西班牙大部分地区,这就产生了一种共同语言的需要。1492年,“双王”在塞维利亚王宫里,确定将此方言标准化,出版了第一本卡斯蒂利亚语语法书,制定了一套简洁明了的拼写规则。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随着西班牙帝国的扩张,这门语言走向了拉丁美洲,走向了全世界,这就是今天的西班牙语。如今,有四五亿人使用的西班牙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