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周福岩]民间故事研究的方法论

http://www.newdu.com 2018-10-08 中国民俗学网 周福岩 参加讨论

    摘要:学科史上对民间故事研究在方法上经历过几次重大范式的更迭,它们都不自觉地触及了文学批评和传承研究之间的关系问题。文献比较和进化论立场上的推断足以概括民间故事始为学术对象时的研究特征。历史/地理学派重视文本的历史和地理因素,是第一个主张对故事全面考察并加以分类的学派;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并未从根本上超越以往的分类法,只是要求分类更加精细有效;列维 -斯特劳斯认为普罗普的研究是形式主义的,并从结构人类学立场出发展开对形式主义的批评。对在研究中“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关系”的问题做出实践回应的,是以表演理论为代表的一系列学术尝试。表演理论意识到准确分析故事含义并非是单纯面对文本的问题,这一理论事实上暴露了故事研究中文本研究与传承 (表演 )研究的矛盾。
    关键词:文学批评 传承研究 自然主义研究 范式 故事形态学 表演理论
    

    民间故事研究归属于两个学术领域:一是文学批评,二是文化人类学的民间传承与闲暇生活研究。前者视故事及其讲述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或形式,并以作品为中心展开分析,力图发现故事的最终文旨和叙事规律。后者则以民俗生活为重心,视故事及其讲述为言语行为或人际互动的角色行为,力图揭示故事在社会传承中的特殊功能和文化意义。
    两种研究的划分是由口承文艺的特点决定的。民间文艺总体上不同于书写文艺。首先它没有具名的作者,在传承中每个人都可能是一位潜在的作者。其次作品本身不定型,这不单是指它有着不可穷尽的异文,也指结构上它具有近乎无限的转换能力。再次听众/观众也不像书写文艺的读者那样被动,他们常与作者/讲述者或表演者处于面对面情境中,并参与作品的创造与修正。另外口承文艺与生活的距离太近以致很难把它从后者中分离出来。它没有书写文艺那种形式上相对于生活的对象化特征和自成系统的封闭性特征。这样一种特殊形态的文艺显然不适合完全用一般文艺学的分析模式来处理。
    传承研究把传播纳入对民间文艺意义的揭示过程中,它强调从日常生活维度展开对民间文艺传播外部条件的微观研究。这种研究补充了文学批评,但它本身也不是自足的。首先学者们在田野中并不总能有幸获得相对于文本而言最精确隐秘的互动信息,他不能也不必穷尽对口承文艺表演背景的描述。这样判断哪些描述对文本意义来说是建构性的问题就会因研究者选题方向的不同而不同。其次口承文艺活动不像仪式那样易观察和相对稳定。这使得田野工作几乎没有修证的可能,就像用速写捕捉一个神态一样,很多细节性地考察将永远停留在印象的层次上。人们在依据这些印象对民间文艺内涵发表意见时要面临特殊印象和普遍判断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只有在两种方法综合的基础上才能解决。文学批评要保有对传承研究的开放性,传承研究也要具有对文学批评的传递性,如此才能把握口承文艺的民俗底蕴并对民众的普遍观念世界真正有所理解。
    以下将讨论的故事研究方法问题即是从这样一种理解的要求出发的。学科史上对民间故事研究在方法上经历过几次重大范式的更迭,它们都不自觉地触及了文学批评和传承研究二者间关系问题,情形颇为复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