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后,环江县的易地搬迁进入了精准扶贫攻坚阶段。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攻坚的重点和主战场的河池地区,在环江县大安乡进行“整乡推进”试点时,对可爱村实施了“整村搬迁”的“双土安置”模式(即有土安置和无土安置两种模式),进一步探索易地搬迁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路子。“双土安置”模式在其后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得到推广,使环江县的易地搬迁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根据“十三五”期间移民搬迁总体规划,2016-2018年全县需要搬迁44693人。后经调整,2016-2017年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195人(含2014-2015年已搬迁贫困人口),占全县精准识别贫困人口6.6647万人的36.30%。 除了政府组织安置的易地搬迁,部分山区农民也自主移民。例如,陈双畜牧场原是国营农场,改革开放以后农场解散,全场4800亩土地几乎撂荒。上南乡24户农民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陆续到此承包场内1800亩土地,每年给畜牧场交纳一定数额的租金。自发移民情况在大石山区的下南乡比较多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山区农民希望脱贫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由于政府不能对全部贫困人口进行易地搬迁,他们便纷纷通过亲友介绍等方式自主移民。1999-2016年,该乡山区村贫困户因生活条件恶劣而被迫自主移民立屯达31个,共有527户2190人易地搬迁,购得转让承包耕地1017亩。⑧ 除此之外,环江县也有一些水库移民。从2003年开始,环江县先后兴建或改建了下桥、宝坛、江色、干捞等水电站,库区移民涉及全县9个乡(镇)35个行政村96个自然屯,人口1.5万多人。为此成立了县移民局,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各电站业主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库区群众的搬迁安置工作。库区移民主要采取建设3个移民新村及就地后靠的方式进行安置。这些库区大多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困难、缺水少地,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群众生活普遍困难,具有扶贫移民的共同特征,可视为易地扶贫搬迁的一种类型。 总之,环江县的易地搬迁具有起步较早、总体规模较大、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等特点。其中,又以政府组织动员的移民开发工作成绩最为突出。据统计,从1993年开始大规模易地搬迁以来,截止到2016年,环江县共征用土地38.398万亩,设置移民安置点303个,分布在8个乡镇的50个行政村,安置县内外移民共2.054万户9.385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37.8万人的24.83%。如果加上自主移民,易地搬迁农户所占全县总人口比重更大。由此,环江成为广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县,其移民现象在全国可谓引人注目。 二、环江县易地搬迁的经验和模式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江县以扶贫为目的的易地搬迁已经进行了30年。如果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算起,其历史则长达60多年。在异常艰辛而又成效卓著的漫长过程中,环江县经历了其他地区普遍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亦在不断的探索中取得了积极进展,为中国的易地扶贫搬迁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第一,农民自愿迁移,是开展易地搬迁的首要条件;搬迁距离合适,是移民住得稳的重要基础。在中国农耕社会里,人们十分重视安居乐业,正如《汉书·元帝纪》所言“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9](P.292)。如果没有发生战争、特大灾害或其他动乱,人们极少主动迁移,除非一方水土实在无法养活一方人,环江县大石山区即如此。20世纪50年代之初当地农民就提出了迁移的要求,在随后的各个时期中,也不断有贫困地区农民期望迁到其他地区居住生活甚至自主移民。当然,易地搬迁中并非所有移民一开始就是自觉自愿的,很多时候也需要政府进行深入细致的宣传和动员,允许移民来去自由并保留其在原籍的房屋和土地。随着易地搬迁的持续进行,自愿移民的农户越来越多。根据2013年的调查,环江县生态移民区域符合搬迁条件的人口为97272人,其中有意愿搬迁的人口为55382人,他们已经被纳入“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中。 以1988-1996年的下南乡为例,全乡共有220户738人参加易地搬迁,但有一部分人因怕政策不稳定、怕贷款还不上、怕与周边群众不能融洽相处等,不久就把所分得的田地连同茅草屋宅基地一起转让给自主移民了。随着移民生产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主动要求搬迁的群众越来越多,甚至在2003-2005年间形成了自主移民热潮。截止到2012年,该乡自主移民到乡政府附近社区和村委会定居的共有363户1326人,购得转让承包地共560.4亩。县政府按照户人均5000元标准,资助自主移民建房及进行通水、通电、通路和场地平整建设。[10](P.102-10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