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观点 >

忠孝观建构加快佛教本土化进程(2)

http://www.newdu.com 2018-10-10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纪雪娟 参加讨论

    称臣拜君:理顺神权与王权关系
    “以孝至忠”是儒家治国理念的重要概念,宋僧调和了“持戒”与“孝亲”之间的矛盾,对于“忠国”也提出了疏通方法,从而确立了沙门对世俗王权的臣属关系。
    宋太祖初幸相国寺,至佛像前问当拜与否,僧赞宁以“见在佛”喻宋太祖,称“见在佛不拜过去佛”,宋太祖遂以为定制。至此佛、儒二教关于宗教神权与世俗王权的持久争论尘埃落定。尽管此后仍不乏统治者崇佛佞佛现象,但神权与王权之争已不再被视为政治问题,对于佛教“不拜王者”的批评也渐渐平息。沙门与王权的臣属关系,在僧人自称以及寺院日常开堂仪式中也有体现。僧人上疏皇帝的劄子中,自称为“臣”;除圣节外,僧人开堂前需为君主祝圣,《禅苑清规》《入众须知》中录有为皇帝祝圣祈福的内容。《丛林校定清规总要》“新主持入院”条目载,敕差住持上任时,需手捧敕书,于佛殿前感谢圣恩,念诵“今上皇帝,圣躬万岁万岁万万岁。臣僧某,恭奉圣旨,住持某寺。臣僧某,上感圣恩,下情无任瞻天望圣,激切屏营之至”。
    既已对君主称臣,佛教僧众便有护国之任,加之宋僧在修学方面具有优厚的环境条件,使得他们可以借助自己掌握的知识,参与策论。契嵩在《论原》中讨论了“教化”“刑法”“问兵”“王霸”“君子小人”等议题。契嵩提出,欲达成“大政”“至政”,首要做到“至诚”“至义”,凡事合乎“中正”。至于如何行“中正”,首先要做到赏罚分明,其次在于推行“教化”。官府应做到修礼仪以正己,方能推行于人民,实现制度与教化的通容。作为僧人,契嵩对“刑法”与“用兵”之事的讨论为前代所未有。契嵩认为,政教为治国之根本,刑法只是末端辅助,君主治国需“重其本而不重其末”。对于军事,契嵩认为兵事是不得已而为之,固然不可不用,但需“发于仁而主于义”,发兵的目的在于维持仁义,君子仍需“尚德”。王霸之争是北宋君臣不断讨论的议题,契嵩《问霸》一文认为,君王应以诚信立世,以德行统国,不彰显权势,不怀功自傲;在谈论何谓“仁孝”时,契嵩认为,“圣人爱子以义谓之仁,事父以礼谓之孝”,天下应效法舜为子、文王为父之行。契嵩的上述主张,其出发点早已不是超脱六道的佛教,而完全进入儒学的传统语境,就其内容来看,与北宋儒者所主张的“回向三代”“仁义之治”“贵王贱霸”等观点亦完全契合。
    随着南宋政权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僧人的忠君爱国思想亦愈加炽烈。释宗杲自比“忠义士大夫”,称自己“虽学佛”,“然爱君忧国之心,与忠义士大夫等”;释文珦在《事君尽忠行》中留下了“为子当尽孝,事君当尽忠。凡人不知此,斯与犬豕同”的诗句。
    儒佛相混催生三教合流
    宋僧不断改造与中土文化相龃龉的修行仪轨,“孝子”“孝人”等观念的出现,为君主祝圣祈福活动的日常化,使其逐渐脱离印度佛教的历史语境,逐步完成中国化、世俗化的改造,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人陈澧有言:“自唐以后,不独儒者混于佛,佛者亦混于儒……大约自唐以后,儒者自疑其学之粗浅而骛于精微,佛者自知其学之偏驳而依于纯正。譬之西方之人向东行,东方之人向西行,势必相遇于途。”宋代僧人的“援儒入佛”,并不是生硬的理论嫁接或知识拼凑,而是通过一系列理论绾合和概念建构,将儒学之精神内核——世俗伦理,融于佛法的普遍观照之下。如前所述,契嵩所发明的“养报—德报—道报”的孝亲模式,将以世俗之“养”为内涵的儒家之“孝”并入以超越世俗为终极目的的佛教之“孝”,不知不觉间,完成了佛教思想对儒家“孝”概念的重新诠释。与此同时,尽管此“孝”已非彼“孝”,但作为本土概念,“孝”本身的世俗色彩,亦无法被真正彻底荡涤,而成为佛教必须面对和包容的一部分。
    对世俗伦理的包容和世俗权威的让渡,使得佛教在宋代以后再没有遭遇大规模“火书庐居”的“灭佛”打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此后儒佛二家在“形而上”层面的较量则日益激烈。僧人不断发微儒家的道德观与仁义理论,而儒者借用佛教的斗争武器和理论装置,终在朱熹理学体系大成之后,夺回对形而上世界的解释权。只不过此时的儒学已非汉唐儒学,而成为浸润了佛道思想、三教融摄的新儒学,佛教也成为真正定着于传统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