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东溪穿插战在什么样的背景发生的 东溪穿插战简介

http://www.newdu.com 2018-10-10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1979年2月,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边防部队一部在越南高平省东溪对越军的进攻战斗。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经典战例。
    
    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中越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两国陆地边界得到有效划定,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而1979年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却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东溪穿插战就是其中一次非常经典的多兵种合成进攻战例。堪称现代化技术装备条件下的解放军传统穿插战术的崭新运用,因此在战后很长时期内广受关注,对中国军队多兵种合成进攻的理论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7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向侵略我边境的越南军队发起反击,以第4l、42、43、54、55军和50军(欠第149师)组成的东线兵团,由许世友指挥,从广西方向出击。东线战斗第一步重点为高平地区的越第346师和谅山、同登地区的第3师。
    
    1979年2月17日,42军126师组成一支坦克、步兵、工兵等多兵种合成的特遣队,分东西两路执行向东溪穿插的任务。整个行动路线非常崎岖,路窄坡陡、弯多路急。平时只能通行牛车,一般路宽不过3米,很容易翻入四周悬崖,东溪东北的靠松山海拔701米,山高林密、坡陡草深,是穿插路线上最复杂的地形。
    经过详细的侦察,我军当面之敌为石安县独立营(4个步兵连)、1个公安连及部分武装民兵共1000余人。越军依靠险要地势,建立了四道防线。在我军必经之路上,设有地雷、反坦克陷阱等多种障碍物。
    
    17日清晨5时,我东路分队秘密完成了战斗准备,6时,在强大的火炮掩护下,于6时55分左右通过布局关,进入了预定出击阵地。由于晨雾和硝烟,能见度不是很高,队形有点散乱,但很快被克服。尖兵连指导员林梦珠率领108号坦克走在最前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