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作为我国传统壁画艺术的瑰宝和精髓,对色彩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对线条有着那个时代的理解。敦煌壁画是我国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壁画,我们从敦煌壁画的载体来看,敦煌的石窟建筑是敦煌壁画的载体,而敦煌雕塑是敦煌佛窟的一种主体。而敦煌的壁画对于敦煌的建筑,起到的是一种美化或者是装饰的效果,它对于敦煌的雕塑,也起到的是一种陪衬的作用,但是敦煌莫高窟中的主体雕塑,其并不能体现出当时的文化的进步以及经济的繁荣等内在的内容,所以只能够通过敦煌的壁画来体现。由此观之,在敦煌的佛窟里面,壁画所处的位置虽然不是主体的位置,但是它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从壁画的表现内容上来说,壁画的表现内容丰富多彩,能够把那个时代的文化、经济的繁荣完美地展现出来。下面,就浅析一下敦煌壁画色彩的构成。 莫高窟第285窟-窟顶东披-伏羲、女娲(西魏) 一、 敦煌壁画中色彩风格的一些变化 敦煌莫高窟从最初开发到最终的形成经历了好几个朝代,而各个朝代的绘画风格和颜色基调又各有不同,所以在壁画的色彩和表现力上也有所差异,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和各个朝代的特点。敦煌壁画所表现的内容不仅有历史文化风貌,还有宗教信仰和宗教习俗。 北魏出现的壁画属于敦煌壁画创作初期的作品,所以壁画在表现形式和基本色调上体现出北魏时期色彩的变化,浓重而又富有变化。绘画的画家们首先用红土粗略地在墙壁上起稿,之后再用黑色的线描一遍。画面壮美,宏大,人物采用了龟兹风的渲染手法,类似于西方绘画。后来到北周,壁画一般都绘在经过处理的白色背景区域,使得色彩更加突出,画面更加美观。 莫高窟第251窟-南壁上部-天宫伎乐(北魏) 莫高窟第251窟-北壁前部-说法图(北魏) 再到隋唐时期,敦煌壁画继续创新,这个时期的壁画在创作和表现形式上既承接了上一代的特点,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壁画高雅富丽,更加注重色彩的协调和搭配。这个时期的壁画创作,在绘画手法上以平涂为主,绘画出主体后再加以修改,色调以绿、青、红为主色调。再到唐朝,壁画更加注重色彩和线条的结合,在色彩的作用上,也更加具有创造力,不再以单元色为主,出现了许多的复合颜色。其中盛唐时期的观无量寿经变壁画,色彩典雅绚丽,浓厚而不失庄重,线条飘逸又能清晰表现主旨,内容富有想象力又符合逻辑。红色的廊柱,青绿色的琉璃瓦搭配和谐,错落有致,而人物的衣着服饰多用间色,朴素淡雅。这个时期的壁画水平也达到了敦煌壁画的巅峰。 莫高窟第329窟-东壁南侧说法图中女供养人(初唐) 莫高窟第328窟-后部平棋顶(局部)图案画(盛唐) 药师七佛及菩萨(唐) 维摩诘像(唐) 敦煌壁画的晚期,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更替使得民族逐渐融合,中土的绘画风格和西域的绘画特点有了较多的融合,在色彩的运用上更加温和,色彩也逐渐变为次要地位,壁画以表现内容为主。 敦煌壁画的晚期经历了时局动荡,艺术革新,朝代变迁,民族交融和文化的交流,使得敦煌壁画在绘画风格上结合了中原文化的特点,在色彩上更加趋向于暖色,温和的色调,同时壁画更加注重其内容,降低了颜色在壁画中的地位。还有部分年代的因素,和化学本身的效果,使得壁画随着时间的变化出现了第二次生命。 二、敦煌壁画的色彩搭配与调和方法 1. 对壁画线条分割的分析 按照色彩的搭配原理和美术原则,低纯度的颜色和无色的搭配能够把繁琐、复杂的色彩做简化的处理,协调色彩的过度,使画面更加协调。敦煌壁画中有许多的纯色部分,这些部分以黑色和白色还有棕色为主,这些简单的色彩可以充分发挥色彩的协调过度作用,起到切割画块的作用,让纯色可以自然过度缓冲,让壁画更加自然和谐。 2. 对壁画重复手法的分析 在敦煌壁画的构成元素中,有许多重要的部分会反复出现,这些典型的元素出现的频率越多,画面的动态效果就会越明显,让人感觉画面是会动的一样。例如飞天中的线条,舞动的飘带,重复地出现,就仿佛壁画上的人物一直在飞,还有千佛画,经常会出现重复的建筑和相同的人物。通过这些重复和色彩的交替,让画中人物和建筑紧密联系起来,使得画的氛围和节奏更加清楚。 3. 对壁画的色调处理 由于各个朝代所崇尚的色彩不同,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壁画所表现的颜色基调也是不同的。比如在最早期,红色作为基本色调,而中期,时代繁荣,色调则更加华丽多彩,到了晚期,时代凋零,色调变得冷清。在不同朝代的洞窟中,色调的不同也形成了突出的对比效果。这种把单一色调作为主色调进行突出表现,在整体来看和邻近的壁画色调存在不协调,统一性不够,具体表现出色调感更加突出。 三、 敦煌壁画中色彩的对比方式 在进行绘画的过程中,色彩的搭配和过渡必然会产生色彩之间的对比,对比也是视觉的必然方式,是壁画艺术性的重要表现手法,对比的产生也会直接的影响壁画的艺术表现能力。宗教艺术的色彩观念也会直接地影响到敦煌壁画的色彩效果,主要以黑、白、青、红、黄等颜色为主,来展开创作,呈现出明确的色彩基调。从全部壁画来看,突出的表现在明度、色彩的互补上展开对比。 1.补色对比 互补色对比是绘画色彩中表现形式最强烈的对比方式,对边的两种颜色呈现出向一方过度的趋势,让画面的色彩更加有生机活力。敦煌壁画最主要的色彩为红、青、绿三种颜色,基本贯穿于创作的整个时期。早期红色为主导颜色,后来绿色和青色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 2. 明度对比 和互补色对比不同,明度的对比更加隐蔽。明度是画面表现的重要形式,明度对画面的影响也直接对其艺术性有更为重要的作用。画面的表现效果只有通过色彩平面进行必要的搭配,通过明暗的对比表现,维持单调而深刻的画面整体效果。而要维持这种整体的效果,就需要做好明暗的搭配,使得这种效果融合到画面的主要平面区域中去,并且使其相互协调,这样画面的艺术效果就会得到很好的升华。 3. 纯度的对比 我国现存的壁画相当一部分保存完整,色彩依旧鲜艳,这主要是因为在创作时期使用了较多的石绿,石青等矿物质原料,使得壁画在历史的长河中依旧保存完好,并没有因为时间而变色。 四、敦煌壁画色彩构成的一些主观意向分析 在我国,绘画的基础不像西方那样,是以现实和科学为基础。我国绘画是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改进使其与文化呼应,逐渐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绘画表达方式。不像西方那样关注宇宙中的物质的形形色色,我国的绘画追求的是一种感情层面的满足、共鸣,并且可以将他们的这些共鸣作为他们进行绘画创造的依据。因此,敦煌壁画色彩构成,更加地倾向于人们的主观意向性,都能够把当时那个时代的文化、经济的繁荣完美地展现出来。敦煌壁画在色彩的构成方面有着极大的突破,因为壁画中的一些颜色并没有在当时的现代生活中出现,但是运用到了壁画中之后,却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敦煌的壁画在很大程度上强调的是人文的和谐、自然的乐趣,并不是局限于只是还原当时的色彩。 敦煌壁画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和精髓,彰显了我国历史发展时期的佛教艺术面貌。敦煌壁画依靠着它绚丽的色彩,能够很好地将壁画的美感和壁画中的华丽色彩显现出来,能够把当代的文化、经济的繁荣完美地展现出来。敦煌壁画色彩构成,更加倾向于人们的主观意向性,其在很大程度上强调的是人文的和谐、自然的乐趣。在我国当下,已研究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相对来说缺少一些专门研究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色彩构成的研究,本文通过介绍敦煌壁画中色彩风格的一些变化;敦煌壁画中色彩构成的一些调和方式比如对壁画线条分割的分析、对壁画重复手法的分析、对壁画的色调处理;敦煌壁画中色彩构成的一些对比方式比如补色对比、明度对比、纯度的对比以及敦煌壁画色彩构成的一些主观意向分析,让人们了解敦煌壁画的色彩构成,更加热爱我国的敦煌莫高窟壁画文化。 参考文献 1.(美)阿恩海姆 《艺术与视知觉――视觉艺术心理学》,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2. 樊锦诗 《基于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的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管理与监测——以敦煌莫高窟为例》,《敦煌研究》2008年第6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