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 西江月 河北博物院《名窑名瓷》“定窑瓷器”部分,展出一件宋代白釉“尚食局”款印花龙纹盘残片(图1)。此残片高4、口径15厘米。由此残片可以推断,瓷盘原件为侈口,口部无釉,弧腹,平底,圈足。盘心印龙纹,内壁印花卉纹,圈足内竖刻行书“尚食局”三字(图2)。胎体洁白,釉色白中泛黄。 2009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组成联合考古发掘队,对定窑遗址展开第三次主动考古发掘,其间发现迄今结构保存最完整的窑炉、最早的“尚食局”款瓷器等,确定了定窑的“皇家”血统。此件白釉印花龙纹盘残片属此次发掘的成果之一,出土于曲阳县涧磁村定窑遗址。 传世及出土的宋代定窑瓷器中,有款识的是极少数,如“尚食局”“尚药局”“五王府”等,还有带“官”“新官”等字样的款,这些都是入窑烧制前刻划在瓷胎底足上的。“尚食局”是传世的宋代瓷器上较为多见的款识,而且刻有这种字样的多为大型瓷盘。这件白釉印花龙纹盘上的题款,在定窑瓷器中很有代表性,款识文字大多用行草,虽写得不大规正美观,却表现得自然有力。 尚食局创设于隋朝开皇初年,属门下省,唐时隶属于殿中省,北宋承唐制为殿中省。尚食局的职能是为宫廷负责膳食,也包括皇帝的用膳。北宋中晚期,国家安定社会升平,同时为了体现皇家尊贵,出现了专用御窑生产“尚食局”“尚药局”等铭文的瓷器,可称为正式官窑,关于这一点,曲阳涧磁村定窑遗址非常集中的区域内大量出土龙凤纹瓷器,就是很好的明证。现今所见到的“尚食局”款白瓷,都为覆烧法烧制有芒口的盘碗类饮食器,内印精美龙纹、凤纹及少量牡丹纹等。河北博物院展出的这件白釉“尚食局”款印花龙纹盘,做工精致,胎釉结合极好,颜色呈米黄色,为后人所称的定窑典型色,不同于宋中期以前定窑精品的纯白色。 白釉印花,是北宋定窑受到当时缂丝工艺的影响,在刻、划花的基础上创造的又一种新工艺,有些题材甚至就是从缂丝的精美纹饰演变而来或直接雕模翻印的。定窑的印花题材多为游龙、飞凤、鸳鸯、禽鸟、游鱼以及莲花、菊花、梅花、牡丹等各种花卉。印花模制技术的使用,使得定窑产品的器型、尺寸趋于规范统一,印花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这件白釉印花龙纹盘残片,虽然器型不够完整,其中的“龙”也只见首尾,却可见龙身刻有半弧形鱼鳞纹,龙首有角,龙嘴露齿,龙发、龙须临风飘动。图案线条细密清晰,画面布局疏密有致,充分显现出白釉印花强烈的装饰效果。由此窥斑见豹,可知宋代定窑印花工艺的成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