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代最为知名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顾城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当代新诗中最具代表性的名句。 作为诗人的顾城很成功,他的诗在世界文坛被广泛认可,然而在生活中的顾城却不能只与梦幻和浪漫为伴,在历经了世事沧桑和人生百态之后他选择了死亡,也亲手杀害了自己的爱人。 像他这样的诗人,我们也许不能理解他的世界,但是他的多情,他的有心确是毋庸置疑的。 1. 讲顾城的故事,一怕遭人愤恨,二怕没人愿意听。因为像顾城或是海子这样的人,最好是只生活在诗集里,如果一五一十的把他的故事和盘托出,总会觉得现实在他那里太残酷了,最好的诗人似乎就应该在天上。 顾城出生在北京的一个诗人家庭,父亲顾工是建国初期的著名诗人。良好的家庭出身给了他很好的教育环境,却没有让顾城向其他孩子一样选择循规蹈矩。 顾城自幼酷爱读书,但却不爱与人交流,在童年时期总是自己一个人和蚂蚁为伴,与清风交谈。 但是这个许多人眼中的怪小孩儿,却有着自己独到的天分,尽管十二岁便辍学,随父亲下放到农场,但在父亲的影响下,年幼的顾城已经能够用诗歌表达心绪。 十三岁时他写下《我的幻想》: 我在幻想着, 幻想在破灭这; 幻想总把破灭宽恕, 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 这样一首清新简洁的小诗,仿佛隐含着顾城一生的缩影。 顾城因为与生俱来的诗人情怀,一生在不断地幻想着,仰望着,他骨子里这样的性格不曾动摇,从十三岁写下《我的幻想》到他最后杀妻再自杀,他在内心深处始终都是一个不满现实,又充满期许的完美主义者。 2. 1969年,顾城随父亲被下放到山东的一个农场,在这里他度过了自己性格养成的关键五年。 让很多人印象深刻的是,顾城各个时期的照片里,总是戴着一顶帽子。在某次国外演讲时,他曾解释说帽子能带给他安全感,也许他就是一个孩子气的大男孩,天生喜好安静,在纷繁复杂的喧嚣尘世里,他希望这一顶小小的帽子,可以多多少少的帮他减少点外界的纷扰。 3. 顾城的爱情没有在文学创作道路上那么一帆风顺,但是他能遇到谢烨无疑是幸运的。 1979年,23岁的顾城在火车上与谢烨偶然结识,两人一见倾心。在与谢烨恋爱过程中,顾城因为没有固定工作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他似乎是个不务正业的闲散青年。 其实,这种评价本来是很难影响到顾城的,只是人言可畏,当他知道这关系到他与谢烨恋爱能否继续之后,他开始发奋努力写诗,想要多发表诗歌以赚得稿费,来向旁人证明自己可以靠写作来养活支撑家庭。 四年热恋后,二人终于步入婚姻殿堂。顾城与妻子彼此欣赏,在谢烨眼里,丈夫是世间最深情的天才诗人。 也许这份感情从一开始是不公平的,顾城对妻子的依赖难以想象,在顾城写作时,谢烨不能发出任何声响,只能在他视角范围内活动,因为顾城希望抬头就可以看到谢烨灿烂的笑脸。 谢烨对这段感情付出了太多,顾城的要求让她太疲惫了。在顾城的世界里,他希望妻子既是照顾他衣食起居的贤妻良母,又是他精神世界里的圣女天仙。 再后来,顾城又有了“英儿”——一个他在诗歌研讨会上结识的大四女孩儿。顾城喜欢英儿的天真烂漫,英儿也大胆地表露她对顾城的爱慕。 1988年顾城为躲开诸多世事纷扰,加入了新西兰国籍,和妻子共同在新西兰的激流岛开始了隐居生活。离开了俗世,毫无生活自理能力的顾城对谢烨开始更加依赖,而这时顾城还和“英儿”保持着书信联系,最终在谢烨的同意下,“英儿”也来到了激流岛,三人开始了一段畸形的关系。 4. 激流岛上这段让人匪夷所思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有一次顾城和谢烨外出讲学,受够了这种病态生活的”英儿“带走了家中所有的财物,和一个比自己大三十岁的德国人私奔了,永远的离开了激流岛。 ”英儿“走后,顾城彻底陷入了不安和狂躁,他多次殴打谢烨,来发泄自己的偏执和愤怒。 然而在顾城和妻子之间最大的问题还是孩子。谢烨曾经怀孕过两次,但顾城不同意要孩子,他认为孩子会把他的生活逼疯。谢烨第二次怀孕,已经年过三十,她不想错过这个生育机会,于是她千方百计劝说顾城,最终得以生下他们的孩子”小木耳“。 顾城发自内心的厌恶这个孩子,甚至经常无缘对孩子残忍施暴。无奈之下,谢烨决定将孩子暂时交给当地的土著居民抚养。至此,他们的感情开始彻底破裂。 当谢烨提出离婚,并打算离开顾城的时候,顾城作为暴君的最后一丝尊严开始爆发了。 1993年10月8日,顾城在激流岛的家中与妻子谢烨再次发生发生冲突,并用斧头砍伤了谢烨,顾城在仓皇崩溃中留下了四封诡异的遗书,随后选择上吊自杀,而谢烨在其死后数小时内也不治身亡。 顾城的悲剧历来争议颇多,就像他的诗歌一样。 我想任何人对他的精神世界都难以说了解,他是文坛的天才,也是那个时代的病人。他或许可以用诗歌表露心声,可以天马行空,但他没办法治好自己,这既是他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