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殷墟:穿越三千年历史的传奇

http://www.newdu.com 2018-10-26 新华网 刘雅鸣、桂娟、李 参加讨论

    新华社郑州10月25日电 题:殷墟:穿越三千年历史的传奇
    新华社记者刘雅鸣、桂娟、李文哲
    它的第一次发掘,被视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标志”;
    它是中国连续发掘时间最长、清理遗迹最多、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古遗址;
    它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世界文化遗产……
    它,叫殷墟。
    今年是殷墟考古90周年。作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首,殷墟价值之大、地位之高、意义之重不言而喻。
    81岁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说:“就考古学而言,没有哪处遗址的重要性超过殷墟。”
    考古90年:还原一座繁华都市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5)殷墟:穿越三千年历史的传奇
    这是在河南安阳博物馆展出的展品“妇好铜钺”(10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安 摄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7)殷墟:穿越三千年历史的传奇
    这是位于河南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内的妇好雕像(10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安 摄
    “恍惚间,商王朝从地下苏醒。武丁和妇好并肩而行,贞人在占卜,士兵在操练,祭祀如期举行。宫殿区外,两纵三横的道路上马车奔驰。密集的邑聚间,行人你来我往。不远处,西北流向东南的人工水渠南岸,铸铜作坊火花飞溅……”
    曾多年担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考古队队长的唐际根,不止一次地向人们“还原”这座3000多年前的商朝都城场景。
    在夜半时分的小屯附近散步,是新派考古学家唐际根的习惯,而小屯村北正是3000年前商王朝的宫殿宗庙区。
    支撑起考古学家如此浪漫想象的,是历代考古人对殷墟这座3000年前商都考古的丰硕成果。从这里出土的甲骨文、铜器、玉器、建筑基址及丰富的祭祀遗存,加上多学科跨领域研究,让上古商都“复活”。
    3300多年前的“盘庚迁殷”,因写入中学历史课本而妇孺皆知。如今的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曾是殷商王朝中心区域。随着商王朝的灭亡,这片土地逐渐荒芜,变成了一片废墟,史称殷墟。
    90年前,人们对商王朝的认知仍停留在《史记》3000多字的记载中。考古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撰写方式。1928年10月13日,中国第一代考古人董作宾在殷墟挥出第一锹。
    由李济、董作宾、梁思永等人担纲的殷墟发掘头10年,初步确认了安阳小屯村一带为商代晚期都邑。
    小屯,这个普通村庄从此声名鹊起。
    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立即派人,恢复因战火而中断了十几年的殷墟发掘,掀开了殷墟考古的新篇章。工作重点也从小屯扩大到了其他区域,大量刻辞甲骨、手工业作坊、防御沟、家族墓地、“四合院式”宫殿建筑等相继发现,大大丰富了殷墟文化的内涵。以小屯为中心,一个个新地名不断出现在考古报告里。
    今天所说的殷墟,横跨洹水南北两岸及其附近的20多个自然村落,面积约30平方公里。
    新一代殷墟考古人将目光转向了对商代社会细节的研究。比如从动、植物遗存看当时的自然环境,使用锶同位素技术研究殷墟的人口构成等。
    殷墟,得以更加细致入微的“还原”:商代晚期,随着人口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有大型道路系统和完善的水渠系统;手工业作坊沿水渠分布;以四合院建筑为主的居民点星罗棋布,居住的是以“族”为单位的贵族及平民,等级分明却井然有序……俨然是一座布局合理、人口众多、手工业发达的繁华都邑。
    甲骨惊天下:解开中华文化密码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6)殷墟:穿越三千年历史的传奇
    这是在河南安阳博物馆展出的妇好墓出土的“‘好’连体铜甗”内壁上的铭文(10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安 摄
    走进殷墟博物馆文字厅,78岁的女考古学家刘一曼变得年轻起来,笑声爽朗。
    “你看,这里展出的完整卜甲,都是我亲手挖出来的。看到它们,感觉很亲切、很兴奋。”她说。
    展厅一角,复原了1991年发掘的花园庄东地甲骨坑。“甲骨文的三次大发现”展板悬挂在复原坑上,刘一曼整理甲骨的巨幅工作照片十分醒目——当年51岁的她,手持细细的铁钎,仔细剃去一片刚出土卜甲上的泥垢。
    此前,考古前辈在小屯发现的甲骨窖穴震惊中外,1.7万多片甲骨集中堆放,被称为“中国最早的甲骨文档案库”,是甲骨史学上的一大奇迹。
    “三次大发现,我有幸参加了两次,我挖出的甲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多的,大家都说我有运气。”刘一曼说。
    发现只是第一步,随后进行的残片缀合、分期断代、释读文字、缕析文例、诠解史实等甲骨整理和研究,堪称浩繁巨大的工程。
    目前,海内外甲骨藏品家底及保存现状已基本摸清,共有约16万片甲骨,单字4300多个,已释读1600多个。2017年,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119年前,当作中药“龙骨”吃下去的甲骨,被清代学者王懿荣发现,经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甲骨四堂”辨辞考史,胡厚宣等人的整理编集,中华文明的密码得以释读。
    过去,对甲骨文的考释如同“射覆”猜谜,现在有了更好的条件和方法。新近出土的战国简牍,年代虽晚却可以与甲骨文、金文对比研究,每一个文字都有了相应的信息包。
    “我们还利用高科技手段对甲骨上的笔划和微痕进行精密分析,以最大程度获得留存在甲骨材料上的信息,传承给后世。”当代甲骨学领军人宋镇豪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