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战争绝不是赚钱的买卖,不是有利可图之事。回忆并牢记大轰炸历史,其意义便在于敦促人们认识暴力、报复、仇杀以及其他种种不道义、不公正行为的巨大危害,尊重他人,珍惜和平,共谋人类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之道。 从1940年5月11日到1945年4月16日,英、美空军对德国本土及其占领区进行了长达5年之久的“战略轰炸”(strategic bombing),共出动轰炸机708416架次,投弹160万吨,堪称世界军事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空中战争。 战略轰炸使纳粹德国遭到重创,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分别于1944年5月和9月开始的对德国石油工业和铁路运输系统的战略轰炸,使得德国战争机器几乎陷入瘫痪。而战略轰炸与地面军队作战紧密配合,则是诺曼底战役胜利的重要因素。但是,战略轰炸也导致数十万德国平民死亡,摧毁了大量历史文化遗产和建筑精品,如音乐厅、剧院、博物馆、艺术馆和图书馆等。盖在进行战略轰炸过程中,除了军事的和与军事相关的目标外,英、美空军,特别是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部队也对德国131个大城市进行了轰炸。这种以城市为目标的战略轰炸是很成问题的,是对空军作战能力的过分滥用,其效果正如美国军事史家斯蒂芬·A.加勒特(Stephen A. Garrett)所说:“砍掉一个人的头来治好他的牙痛”。 诚然,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希特勒和纳粹党发动的,其目的是对外侵略扩张,创建“大德意志国家”,征服、奴役甚至是屠杀其他民族。英、美等反法西斯同盟国所进行的战争是与反人类的世界公敌进行的,具有自卫性质和反侵略的正义性。然而,即使是正义战争也不应超越道德约束,攻击那些不直接或没有立即卷入战争的非战斗人员,不应滥用暴力。 早在1907年,《海牙第四公约:陆战法规和惯例公约》就明确规定:“严禁以任何手段和方式攻击或射击未设防的城市、村庄、居民区或建筑物”(第25款),英国是该条约的签字国之一。1922年关于限制军备的《华盛顿公约》更明确规定:“凡以恐吓无辜平民、损坏平民财产为目的的空战是被禁止的”(第2章,第22条)。该公约虽然没有被批准为国际法条约,但在1923年以后围绕《海牙空战规则草案》展开的讨论中,却是有一种习惯法式的约束力的。国际社会一致主张严禁任何恐怖袭击,交战各方,无论哪一方,只要违背这些法律,都应当追究责任,受到惩罚。 英、美等西方国家一方面坚持道义上的优越性,强调他们信奉现代自由民主理念,坚决反对军国主义和腐败政治;另一方面又罔顾国际法,为了取得胜利而不计手段,策划并实施了一场导致大量平民伤亡的对德国城市的大轰炸。英国空军轰炸机部队司令阿瑟?哈里斯(Arthur Harris)甚至在轰炸了德国西北古城吕贝克后冷酷地说:“就我看来,摧毁一个不太重要的工业小镇要比未能摧毁一个工业大城好……我要我的手下‘沾到血腥’……换个环境品味成功。” 起初,英国空军还主要是在白天出击,并且实行以潜艇基地、航空工业和石油工业为目标的精确轰炸(precision bombing),但在白天出击,很容易遭到德国性能更好、装备更精良的战斗机拦截和高射炮射击,经常机毁人亡,损失惨重。即使侥幸突破了可怕的高射炮火力网,因为技术条件所限,轰炸机投掷的炸弹也难以击中比较隐蔽的军事设施。因此,空袭行动逐渐由白天转到夜晚了。 到1942年2月14日,英国空军参谋部正式下达了“区域轰炸指令”(Area Bombing Direktive),并且明确规定打击的目标是德国人口密集的城市,以摧毁“德国居民而且特别是德国工人阶级的精神”为宗旨,这就意味着要对所有德国人,无论是战斗人员还是非战斗人员大开杀戒了。为了增强空袭的破坏力和杀伤力,英国空军轰炸机部队还发明并采用了“夜间照明轰炸”、“区域轰炸”、“轮番轰炸”、“千机轰炸”和“纵火式轰炸”等惨烈手段,使许多亲历者都深感“世界末日也不会比这更可怕了”。 美国空军在1942年8月参加对德战略轰炸后,虽然一直坚持白日轰炸,并且主要以德国飞机制造厂、 滚珠轴承厂和石油生产工厂等为目标。即使在配合英国空军轰炸汉堡、柏林和德累斯顿等城市时,也只是白天对港口和火车站进行过轰炸。但在具体行动中,美国空军并非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一贯“恪守精确轰炸教义”,而是与英国空军一样有滥用暴力的行为,例如其飞行员在二战中驾机向无辜平民低飞扫射就是一种史无前例的毁灭行动。 到战争末期,随着新型远程歼击机、导航机部队和电子干扰战术的投入使用,同盟国空军逐渐掌握了制空权(air superiority),地面部队成功实现了诺曼底登陆,苏联红军也展开了大规模进攻,德国败局已定。但英、美空军并未立即停止轰炸城市的军事行动,相反却对德累斯顿等基本未设防的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了毁灭性打击,不仅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而且也使许多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毁于一旦,这就更成问题了。 历史不能重演,无法纠正,但对历史,后世之人应负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英、美空军对德国城市的大轰炸导致大量无辜平民死亡,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荡然无存,无论在道义上还是在法律上,都应当受到谴责。因为即使是正义的战争,如被滥用,也会导致严重的犯罪。而所有死于战争或遭受战争蹂躏的无辜平民,都是战争受害者,都应当受到纪念和安慰。 然而,时至今日,英、美等国主流媒体依然坚持反纳粹主义正义战争观念,大多数民众也仍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英雄崇拜倾向。1992年5月31日,高达9英尺的哈里斯青铜雕像落成,91岁高龄且备受民众爱戴的英国王太后伊丽莎白为之揭幕,并鼓励英国人民怀着“骄傲”和“感激”之情纪念这位战争功臣。2002年,在英国BBC广播公司某个电视系列节目举行的民意调查活动中,数百万观众把丘吉尔选为古往今来“最伟大的英国人”。不少英国人至今仍对德国人抱有很深的成见,认为德国人是一个好战的民族。对于德国人在二战中遭遇的苦难,许多英国人并不关心,而是认为他们咎由自取。还有一些英国人仍然怀有强烈的反德情绪,言之凿凿:英国人可以向印度人和非洲人等所有遭受过大不列颠殖民帝国奴役的人民表示道歉,唯独不能向德国人道歉。这种民族主义和英雄崇拜无疑是不利于民族和解和世界和平的。 二战中的战胜国也应当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勇敢诚实面对历史真相,认真对待并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反思战争过失,哀悼死者,慰藉受害者的家属和后人,主动寻求谅解与和解。要从反对战争、尊重人权、维护人类和平的大局出发,重建一种理性追求,避免将历史负担变成对未来的威胁。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把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过失与纳粹德国的犯罪行为相提并论,也不应当用这种过失使纳粹德国的罪恶相对化、淡化,甚至否认纳粹德国以种族灭绝为目标的屠杀犹太人的罪行。回忆德国民众的苦难,并非鼓励寻衅复仇,而是反省战争的残忍。诚如联邦德国总统霍斯特·科勒(Horst Koehler)所说:“我们纪念所有国家平民所受到的伤害和不幸。… …我们纪念德国难民和被赶出家园者的不幸,纪念被强奸的妇女和轰炸德国时的平民牺牲者。我们有责任牢记这些痛苦及其原因,我们还必须努力不让这样的悲剧再度发生。对战争的反思永远没有终止的一天。”德国人既是其邪恶政府的牺牲品,也是交战各方违背道义和战争法行为的受害者。战争的伤害从来是双向的,大战中的德国并不只是攻击国,同时它亦沦于受害的一方。战争绝不是赚钱的买卖,不是有利可图之事。回忆并牢记大轰炸历史,其意义便在于敦促人们认识暴力、报复、仇杀以及其他种种不道义、不公正行为的巨大危害,尊重他人,珍惜和平,共谋人类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之道。 (本文为孙立新教授“二战期间英美对德战略轰炸”系列学术文章之一,原文有删减,注释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