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桂南会战中对日军登陆作战作了估计 做出了哪三种可能性的判断

http://www.newdu.com 2018-10-2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日军作战行动的第一步就是控制钦州湾,进行登陆作战。桂南地区山川纵横,地势险峻,位于邕江与桂越公路交会处的南宁是中日双方势所必争的战略重镇。桂南属第4战区,应归第4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指挥,但因广西是势力强大的桂系集团的故乡,因而广西境内的一切军事部署都由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直接处置,他是桂南会战的中方最高指挥官。部署在桂南的夏威等第16集团军为广西军队,直接听从桂林行营的调遣,担负着维护中越国际交通线的任务,负责桂南及粤南部分沿海地区的海防。
    

    白崇禧
    第16集团军为预防日军登陆,对日军登陆作战作了估计,判断有三种可能:一是日军主力由粤南沿海电白等处登陆,然后向宾阳推进,威胁南宁;二是日军主力由北海登陆,攻取灵山、横县后溯江而上,直逼南宁;三是日军一部在北海登陆佯攻,主力则由钦县、防城登陆,沿邕钦公路(南宁—钦县)向南宁进攻。当时判定钦县、防城地形不佳,北海登陆也受公路破坏和防御工事的影响,因而日军最可能采取第一种方案,桂林行营据此制订了桂南会战指导方案。
    第一次长沙会战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认为日军苦于兵力短绌,在桂南实施登陆作战的可能性甚微,因而集中精力筹划年底将要发动的冬季攻势,减少了桂南驻军,原驻桂南的第31军3个师奉命调往广东西江,桂南驻军仅剩下第46军及两个独立团,加上一些地方团队,计约两万余人,且分散配置于南宁、贵县以南亘北海沿岸既设阵地,防守着漫长的海岸线,首尾无法相顾。第46军的第170师奉调为第16集团军的总预备队,第175师任北海、电白方面防务,钦州、防城一线只剩下新19师,师长黄固指挥所部4个团防守200公里以上的海岸线,深感兵力单薄。日军以今村均第5师团和台湾混成旅团为登陆作战主力,海军第5舰队及海军第1、第2航空队协同作战,由第21军司令官安藤利吉统一指挥,准备在钦州以南地区强行登陆。
    

    战争中损毁的卡车
    11月中旬,第5师团及台湾旅团先后抵达海南岛三亚湾集中,13日,由三亚湾出发。15日黎明,日军舰艇和运输舰船云集钦州湾,以舰炮猛烈轰击海岸,并在企沙和龙门两处登陆。新19师官兵对登陆日军进行了有力的阻击,黄固师长下令部队“务于敌登陆立脚未稳之际,努力将敌歼灭于海滨”。日军步兵一波又一波地登陆冲锋。傍晚,守军迫于日军火力甚猛,放弃滩头阵地,退守防城附近后备工事。16日,由企沙登陆日军向防城进军。另一部在钦县附近的犁头嘴登陆,乘大雨涨潮之际,以汽艇沿渔洪江直趋黄屋屯。面对严峻的形势,第46军军长何宣命令新19师“竭力固守平旺、钦县附近第二线阵地,无令不得退”。
    

    国军在前线
    17日,犁头嘴登陆日军凭借飞机掩护,猛攻钦县,一部从中国军队侧背攻入城内,巷战一直持续到傍晚时分,新19师撤出钦县。日军巩固滩头阵地后,以南宁为目标,形成3路钳击攻势。左路及川第9旅团由防城出发,19日在在贵台墟附近突破守军阵地,进抵唐报,从西南方威胁南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