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的错位发展建立在和而不同与非均衡发展基础之上,根据自身实力与定位,以创新求异的思维,培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特异优势”和核心竞争能力。从这一点看,立足地方且与地方高校具有天然地缘与文化传承优势的民族学,无疑是促成地方高校错位发展的富矿。 深耕细作 长江师范学院坐落在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的重庆市涪陵区,由此上溯便是重庆市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从2002年起,长江师范学院借助这一地缘优势,以“乌江”为学术地理坐标,进入了民族学学科领域,设置专门研究机构——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06年获批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记得2003年暑假,学校现任民族学学科负责人李良品教授和一批致力于乌江流域研究的学者,跑遍了乌江流域的所有市区县,最终确定了20个田野考察点并深耕至今。 深耕细作,必有收获。目前长江师范学院民族学学科团队主持以“乌江”冠名的国家社科基金9项,涉及乌江流域的国家认同、乡村治理、民族历史、民族关系、民族经济、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体育、土司制度等研究领域;开设了《乌江文化概论》《乌江流域民族史》《乌江流域民间美术》等校本课程,组建了市级“民族特色文化课程”教学团队,主持“民族特色文化课程系列教程”等教学质量工程,相关研究成果多次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奖、重庆市文学艺术奖、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殊荣。 在“乌江”尝到了甜头,长江师范学院又将民族学学术研究的视域拓展到武陵山片区,催生了学校又一个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武陵山片区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民族学学科建设,让乌江流域和武陵山区一山一水的地理坐标连接起来,绘就了“一山一水、相得益彰”的学术图景。学校于2009年成立西南土司文化研究中心,在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计6个项目的支持下,专家学者开展中国土司制度与国家治理、历代土司的国家认同、西南地区土兵制度与军事战争、改土归流等研究,建立了“西南土司文化陈列馆”,创办了中国土司专委会官网“中国土司网”,举办了“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暨秦良玉国际学术研讨会”,每年发布《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年度发展报告》,推动“中国土司学”的研究与构建,也成为学校民族学学科建设的特色与优势。 反哺社会 民族学学科既是一门基础性理论学科,又是极具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应用学科。这就要求民族学研究者既要埋首书斋、丈量田野,又要反哺乡梓、服务社会,用自己独特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直接服务于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与国家的民族工作。 民族文化挖掘、历史文献注疏、发展规划设计和文化行动协同等工作,是长江师范学院民族学学科服务地方发展的主要举措。长江师范学院民族学学科团队承担了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重庆世居少数民族研究”和“重庆民族文化研究”等重大课题,接受乌江流域、武陵山区相关省市区县机关单位的委托,承担和完成《播州土司志》《秦良玉大全》《播州杨氏土司研究》《范长生历史文化资料整理》《渝东南土司家族历史研究》《涪陵榨菜文化研究》《遵义地区石刻艺术研究》等横向合作研究,为“丰都庙会”成功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前期工作,以相关研究成果直接孵化了“重庆丰都创美石业”等微型企业。 长江师范学院的民族学学科,依托国家民委设置在校的“武陵山片区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建言献策,有7项研究成果在国家文物局“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本中被直接应用,扩大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其成功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出了一定贡献,而学者们从历史维度提出的“国家治理”与当下民族问题、土司时期土兵武装与当下海疆治理和边疆治理、历史时期“和谐共生”民族教育与当下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等多项理论成果也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有效回应了国家战略和民族政策的需求。 10余年间,长江师范学院借助民族学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打造了专门科研平台集群,令“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和“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相继成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拥有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等3个部校共建的研究基地,组建了“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团队,以民族问题研究的项目和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使学校成为重庆市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民族学唯一建设单位。2015年6月19日,学校挂牌成立重庆民族研究院,与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民族学科从一所扎根涪陵的地方高校走向全国,形成了“多学科、跨民族、全流域”独特研究范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