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文萃】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气候变迁

http://www.newdu.com 2018-11-13 《中原文化研究》2018年第 黄尚明 参加讨论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上限距今约11000年,下限距今约4000年。探索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气候变迁,有助于复原该地区史前人类的社会生活,深化对原始文化的认识。随着考古资料、孢粉资料等的积累,有必要进一步对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各地区的气候进行探讨和复原。
    一、青海地区的气候变迁
    青海柴达木盆地中部的察尔汗盐湖(今都兰、格尔木等地)湖水中含盐量及周围植被的演变反映出气候的变迁。
    据察尔汗盐湖西部别勒滩干盐湖101米深的钻孔取得的孢粉资料分析表明,约从距今11000 多年起,青海地区气候较今潮湿、温暖。在青海的青海湖盆地和贵南盆地,在距今6000 年左右,形成了厚80~100厘米的古土壤层,其中孢粉组合显示出当时的植被是较湿润的草原环境。相应的年降水量也要比现在高出许多。
    在距今4000年前后的新冰期阶段,年平均温度比现今低1~2℃,持续时间约为200年。与前一阶段的高温期气候相比,年平均气温下降幅度为3~4℃,同时,年降水量也有较明显的减少。
    总之,青海地区在距今11000年左右,气候较今天温暖潮湿;距今6000 年,气候较湿润,降雨量比现在高出许多;距今4000年,年平均温度比现今约低1~2℃。
    二、甘肃地区的气候变迁
    甘肃地区的史前文化谱系为大地湾文化(公元前5900 年—公元前5000 年)——庙底沟类型(公元前3900 年—公元前3600 年)——石岭下类型( 公元前3800 年— 公元前3200年)——马家窑文化(公元前3100 年—公元前2700年)——半山文化(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300年)——马厂文化(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300年)——齐家文化(公元前2200年—公元前1600年)。
    研究结果表明,甘肃地区距今8500年,气候开始由干凉转为温湿;距今8000年,气候温暖湿润,这种气候一直持续到距今6000 年;距今6000 年—5000 年,气候渐趋干凉;距今4000 年,气候变干变凉。甘青地区在距今8000 年—4000 年,是气候温暖湿润期,前期落叶阔叶树比较多,后期针叶树居多,很适合人类生存繁衍,这里生活着创造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的族群,以粟作农业为生,彩陶文化特别发达。但到了距今4000 年左右,气候变冷,乔木减少,这时考古学文化为齐家文化,经济文化衰退,逐渐向半农半牧演变。
    三、陕西关中地区的气候变迁
    关中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序列为:老官台文化(公元前5900 年—公元前5000 年)——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 年—公元前3000 年,现在学者们已经把仰韶文化分解为三个依次发展的文化,即: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西王村文化或半坡晚期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公元前2900 年—公元前2600 年)——客省庄二期文化(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000年)。
    陕西岐山五里铺全新世黄土剖面微量元素Pb、Cu、Zn、Cd、Mn 含量研究表明,距今11000年,属末次冰盛期的干冷气候;距今11000 年—10000年,末次冰盛期干冷气候向全新世温暖环境的过渡时期;距今10000 年—6000 年,气候温暖湿润,但中间出现过以干冷为特征的气候短暂恶化事件;距今6000 年—5000 年,气候干冷;距今5000 年—3100 年,气候温暖湿润。陕西扶风辛店村剖面的研究结论与前者相似。
    陕西关中地区在老官台文化时期,气温开始回升;在仰韶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期间,一直处于温暖期,属于亚热带气候,与现在长江流域一带气候相当,中间有过降温事件。
    总之,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气候为亚热带气候,植被为落叶阔叶树林,还广布着竹林,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一直持续发展,关中地区是仰韶文化的中心区之一,原始农业相当进步,西安半坡、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较早地出现了大规模的环壕聚落,客省庄二期文化晚期还建造了超大规模的陕西神木石峁古城,面积400多万平方米。
    四、河南地区的气候变迁
    河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为:裴李岗文化(公元前6200 年—公元前5500 年)——仰韶文化( 公元前5000 年— 公元前3000年)——庙底沟二期文化(公元前2900年—公元前2600 年)——以王湾三期文化为核心的龙山时期文化(约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1900年)。
    在裴李岗文化遗址中的植物和动物遗存表明该地处于温暖干旱或湿润地区,这个时期的气候环境是处于末次冰盛期转向大暖期的过渡阶段。
    仰韶文化时期的气候持续温暖湿润。郑州大河村遗址的孢粉分析表明,仰韶文化时期气候暖和湿润,气温可能较今高2~3℃左右。
    龙山文化时期气候温和稍干,大概与当地现今气候相仿。
    总之,河南新石器时代气候亦属亚热带,裴李岗文化时期农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粮食有较多剩余,仰韶文化时期更进一步,出现了郑州西山古城。龙山文化时期豫西地区成为华夏集团的中心,出现了以登封王城岗为代表的史前古城,在龙山晚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文献记载的最早的王朝——夏朝。
    五、山东地区的气候变迁
    黄河下游地区文化区系以泰山为中心自成一体,其发展序列为后李文化(公元前6300年—公元前5400 年)——北辛文化(公元前5400 年—公元前4200年)——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200年—公元前2600年)——龙山文化(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000年)。
    根据鲁东沿海的青岛胶州湾地区20000 年以来孢粉组合分析结果,距今11000 年—8500年,气候温和略干;距今8500 年—5000 年,气候温暖湿润;距今5000 年—2500 年,气候温和略干;距今2500年至今气候转凉。
    后李遗址的孢粉分析结果表明其植被具有明显的草原特征,气候环境温和稍干掺杂着暖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可能比今高出2~3℃。
    北辛文化是继后李文化兴起的一支原始文化。北辛文化时期多处遗址的动植物遗存表明,七千年前山东的气候的确较现在潮湿,沼泽湖泊比现在扩大,气温高出当前约2~3℃,以汶、泗流域为中心的鲁中南地区是有着一个像现今长江流域洞庭湖一带一样的生态环境。
    大汶口文化中期阶段,距今约5000年。动植物遗存分析表明大汶口文化时期,山东地区应与现在长江中游一带的气候相似,鲁北地区气候较今日温暖,年平均气温可能比现在高4~5℃。
    龙山文化时期孢粉组合以乔木植物花粉为主,其中针叶植物花粉含量远远超过了阔叶植物花粉,与上期相比,阔叶林面积缩小,针叶林面积扩大,冷杉属含量相对增多。因此,此时是一个温凉偏湿气候条件下的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植被。
    在龙山文化结束时期,气候、植被曾一度有过明显变化,在龙山文化的温凉偏湿气候接近尾声时出现了冷凉干燥的森林草原植被。龙山文化时期的气候虽然比大汶口文化时期更凉、更干,但仍比现在温暖湿润。
    结语
    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曾经历过几次大的变迁,距今10000 年—8000 年,气候开始变暖,较今天温暖潮湿。距今8000 年—400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亚热带气候,中间曾有气候波动。亚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比现在的淮河——秦岭一线更为靠北,分界线东段到山东北部,经河南北部到陕西关中地区。距今4000年,气候虽然变干变凉,但黄河中下游地区仍然为亚热带气候。
    黄河上游的甘青地区与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演变的大趋势是一致的,但由于纬度、海拔高度等原因,气候性质有所不同。青海地区在距今11000 年左右,气候较今天温暖潮湿;距今6000 年,气候较湿润,降雨量比现在高出许多;距今4000 年,年平均温度比现今约低1~2℃。甘肃地区距今8500 年,气候开始由干凉转为温湿;距今8000 年,气候温暖湿润,这种气候一直持续到距今6000 年;距今6000 年—5000 年,气候渐趋干凉;距今4000年,气候变干变凉。气候的变化对植被类型、人类活动、社会文化发展影响甚大,气候温暖湿润,为人类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楚学研究所。《中原文化研究》2018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齐泽垚/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