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解密 >

日韩合并条约是什么时候失效的?对历史有着怎样的影响

http://www.newdu.com 2018-11-14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后续
    《日韩合并条约》其实是秘密签订的,签订后这一条约在韩国并未公开,因此绝大部分韩国人还不知道亡国的消息。1910年8月25日,警务总监明石元二郎召见各社会团体负责人,命令他们在一星期内解散本团体,并宣布以后不准再组织任何的结社或集会。一进会也不例外,遭到了解散。8月29日,纯宗皇帝李坧颁布了让与诏书,宣布退位。这一天,汉城的日本军、警、宪继22日后再度全员出动,在城门和要冲处戒严,韩国统监府公布了《日韩合并条约》全文。与《日韩合并条约》同时公布的还有明治天皇的《合并诏书》、纯宗皇帝的《让与诏书》和寺内正毅的《谕告》,又在当天发布了一系列法令,其中第一项就是“韩国国号自今日改称朝鲜”,自此韩国在日本的命令下又恢复了“朝鲜”的称呼。日本天皇的诏书中还宣布册封纯宗为昌德宫李王,高宗为德寿宫李太王,皇太子李垠为李王世子,均列入日本皇族。
    1910年9月2日,日本又向中、美、法、俄、英等11个与前大韩帝国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发表《宣言》,又对瑞士、西班牙等13个与前韩国无外交关系但与日本建交的国家发表《通告》,宣布《日韩合并条约》内容,并允诺保护外国侨民、保持他们原有的在韩特权等。1910年10月1日,日本正式建立朝鲜总督府,开始了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又发布了总督府官制,寺内正毅为日本帝国第一任朝鲜总督,总督府中的各要职都由日本人担任,像李完用等朝鲜亲日派只能担任中枢院顾问这样的虚职。各道长官分别由7名日本人及6名朝鲜人担任,参与官均为朝鲜人。10月7日,日本又发布了朝鲜贵族令,封李完用、宋秉畯等前大韩帝国皇族及大臣76人为日本华族,授以爵位,还赐予了恩赐金(部分人士拒绝接受爵位及恩赐金)。日本在朝鲜的殖民统治完全确立了。
    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朝鲜半岛也获得解放,推翻了日本的殖民统治。1965年,随着《日韩基本条约》的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失效。
    
    影响
    《日韩合并条约》的签订是朝鲜半岛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大韩帝国的灭亡,并开启了日本对朝鲜半岛长达36年的殖民统治。对日本而言,这个条约意味着日本得到了继台湾之后的第二个殖民地,是明治维新以后对外扩张的重要成果。日本透过对朝鲜残酷的剥削和奴役使自己国力大增,并为以后进一步侵略提供了可能。寺内正毅在庆祝《日韩合并条约》缔结的晚宴上感慨道:“小早川(小早川隆景)、加藤(加藤清正)、小西(小西行长)若在世,如何见今宵之月乎?”而英国驻日代理公使朗博尔德(Horace George Montagu Rumbold)则在日记中对《日韩合并条约》评论道:“日本现已成为大陆国家(Continental Power),而我不知道她是否符合其角色。日本像德国一样,践行现实政治(real-politik)路线,并拥有强大的陆海军。”
    对朝鲜而言,《日韩合并条约》则意味着开始进入36年的殖民地社会,全体朝鲜人都沦为了亡国奴,因此这一条约的签订被称为“庚戌国耻”。他们饱受日本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和精神摧残,甚至为日本不断同化,被迫为日本人在战场上卖命,为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效力(抗日战争期间不少朝鲜人被征入侵华日军)。但大部分朝鲜人都坚决反对日本的殖民统治,为了祖国的解放而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同时从客观上来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后,日本引入了大量新式技术和体制,同时也废除了朝鲜的身份制度、建立了朝鲜的教育体系、完善了朝鲜的城乡建设,在一定程度促进了朝鲜的近代化。
    
    对国际局势而言,受《日韩合并条约》影响最大的第三国就是中国。当时中国清朝政府听说《日韩合并条约》的消息后,十分震惊,海军大臣载洵在向清廷报告这一条约时惊呼:“现查日人将有大不利于我之举动,危急存亡,间不容发。我国庶政若再不加改革,亟为预备,窃恐覆辙之虞,祸在眉睫,不胜恐惧迫切之至。”而梁启超等人也开始关注朝鲜,不断撰文反思朝鲜亡国问题,并以此作为中国之鉴。事实上在《日韩合并条约》签订前夕日本就已经开始借“间岛问题”准备占领中国东北部分地区,不过没有成功,但其野心已昭然若揭。朝鲜被吞并使中国东北直接暴露在日本面前,为后来日本按照“大陆政策”进军满蒙并侵略中国创造了条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