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保存乡邦古文 清代古文选家特别注重对乡邦古文的编选,产生了大量以乡邦作者为选录对象的古文选本,保存乡邦文献是此类选本的主要编纂旨趣。乡邦古文选本的编者因“地利”之便,所搜求辑录的地方作者,有很多不甚知名于世,有的没有文集刊刻,有的虽有文集刊刻,却已佚失,其作品赖此类选本而得以保存。 道光年间,刘鸿翱辑《山左古文钞》8卷(道光八年刻本),他在所作序文中表达了保存乡邦文献的意愿:“余悲前代文章之逸,大惧吾乡之著作耳目所能逮者,复久而就湮。”可知编者惧怕乡邦著作散佚不传,因此编辑此书。此书共选录50位山东籍作者的241篇文章,其中孙宝侗、王櫂、蒲立德等15人没有文集传世,其古文作品赖此选本而得以保存。 道光年间,苏源生辑录《国朝中州文征》54卷(道光二十五年刻本),选录作者165家,文章770篇。苏源生所作序文认为河南自古以来“亦多有以著述自表见者,使不急为鸠集,吾恐阅世既久,散佚必多,而先正之法言,耆旧之行谊,将致无可考信于后世,岂不惜哉!”表明他编辑此选本的目的就是要防止文献散佚。《中州文征》所录没有文集传世的作者有宋锦、阎禧、彭始搏、彭始奋、王伯勉等近百人,很好地发挥了保存清代河南地方文献的作用。 光绪年间陈作霖辑录《国朝金陵文钞》16卷(清光绪二十三年刻本),陈作霖所作叙录谓金陵“地势雄奇,笃生人杰”,“洎兵燹之余,藏编亦零落殆尽矣,然元结中兴之颂,庾信江南之哀,摩垒交绥,犹张后劲,失今不葺,恐遂缺亡。于是掇撷英华,网罗散佚,目眵手茧,垂三十年”,有感于战乱之后书籍残毁的状况,因此有志于“网罗散佚”,尤其注重收录没有文集刊刻的作者,最终用30年时间编成此书。秦际唐所作后序谓“表幽阐微吾辈之责”,“是书亦一代文献之征也”,表明此书以表扬乡贤、保存乡邦文献为编选目的。《国朝金陵文钞》选录清代南京地区作者218家,其中张芳、张自超、张宝德、张曦照、张传仁等近150人没有文集传世,其文章赖此选本得以保存。 方宗诚所辑《桐城文录》76卷,未见刻本流传,方宗诚《柏堂集》次编卷一有《桐城文录序》(《清代诗文集汇编》影印光绪六年刻本),从中可知《桐城文录》收录作者83人,都是桐城籍的古文作家,明清兼收,而以清代为主。编者所作序文说:“当兵火之后,文字残缺,学术荒陋,使听其日就澌灭,而不集其成,删其谬,俾后之人有所观感而则效焉,其罪顾不重与?”也是有感于战乱之后文集凋残,因此要将桐城作家作品及时汇集成书,明确表达了保存乡邦文献的编纂旨趣。 强化文献保存意识 清编清人古文选本以保存文献为编纂旨趣,既受历史传统的影响,也与清代的学术风气和社会状况有直接的关系。首先是对前代传统的继承。中国自古有编纂诗文选本的传统,历代所编选本发挥了保存文献的作用,最著名者如《文选》《玉台新咏》等。宋代以后,当代人编选当代文章选本渐成传统,如吕祖谦《宋文鉴》、苏天爵《元文类》、张时彻《明文范》等,都有保存本朝文献的目的。清代选家继承前代传统,纷纷编选当朝古文选本。 其次是学术风气的影响。乾嘉时期朴学兴盛,学者多从事于典籍文献的校勘、整理,形成了重视文献的学风。受此影响,古文选家普遍具有较强的文献意识,有的选家如王昶、朱珔、姚椿等本身是著名学者,他们在编辑清当代古文选本过程中,特别注重对“幽隐”之士及未有文集刊印者文章的选录,正是他们文献意识的体现。 再次是战乱的促动。多次战乱致使图籍、书板损毁严重,很多选家认识到保存文献的意义,选本编选成为他们保存文献的重要方式。陈作霖《国朝金陵文钞》编纂于“兵燹之余”,方宗诚《桐城文录》编纂于“兵火之后”,王先谦编辑《续古文辞类纂》也是受到战乱之后“祸延海宇,文物荡尽”社会景况的促动,而将乾隆以后作者的古文编纂成书。战乱对图书文物的破坏,促使有识之士特别注重对文献的保存。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编清文选本研究”(18BZW06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