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起源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在促使人类社会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中,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是重要推动力量之一。甘青地区是中国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区域,从大地湾文化经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至齐家文化,随着原始农业的初创及多样化生产的进展,社会结构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不过,这一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曲折与反复。 黍作农业逐渐兴起 早在七八千年前,渭河上游的天水地区就已人工栽培黍并饲养家猪。大地湾遗址大地湾一期(距今8000—7400年)H398底部发现的少量碳化的稷(黍)和油菜,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黍和油菜标本。在能判定年龄的19块猪骨中,0—6个月和7—12个月的猪骨分别占5.3%,可能为家猪遗骨。虽然农业已出现,但狩猎和采集仍占据主导地位。据统计,本期出土渔猎取食工具39件,农业生产工具21件;在748块动物骨骼中,猪骨只占20.6%,且无法确定家猪比例,其他均为野生动物骨骼。由于农业发展水平很低,人们主要仰求于自然,因而聚落规模很小,仅有8000平方米。在能确定年龄和性别的5座墓葬中,50—56岁男性死者的陪葬品最多,这说明当时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年龄、性别等自然属性,社会属于最简单的不平等社会。 距今6500—6000年,甘肃东部旱地黍作农业兴起。考古工作者在大地湾遗址仰韶早期遗存炭粉样品中,检出420粒黍和10粒粟。本期还出土342件农业生产工具,其中石斧达187件,是石刀、骨刀的1.9倍。在能鉴定年龄的84块猪骨中,7—12月幼龄猪达21.4%,是大地湾一期的4倍。不过,本期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仅占渔猎取食工具的2/3,说明狩猎采集经济依然占主要地位。在人口压力下,先民通过扩大谷物种植以缓解食物危机,推动了黍作农业的兴起。因垦荒时共同劳动和保护劳动果实的强烈需求,本期聚落形成很强的向心式格局。墓葬考古和聚落考古还发现,因劳动技能不同,在不同人群之间和同一人群内部,社会地位存在差异,仍然处于以自然属性确定个人社会地位的简单的不平等社会。 初步形成复杂社会 距今6000—5500年的仰韶中期,甘肃东部原始农业迅速发展,并向洮湟流域扩展。在渭河支流葫芦河流域,粟已取代黍而占据主导地位;嘉陵江支流西汉水上游开始种植水稻,食谱日渐丰富。大地湾遗址出土该时期渔猎取食工具321件,农业生产工具203件,这说明虽然农业获得快速发展,但狩猎采集依然占重要地位。在203件农业生产工具中,石斧47件,不足石刀、骨刀的1/2,意味着大规模垦荒已接近尾声。随着集体劳动的锐减,聚落首领威望大大下降,向心式聚落布局也随之消失。本期房屋面积越大,出土装饰品越多,劳动工具越少;反之,房屋面积越小,出土装饰品越少,劳动工具越多。这说明,仰韶中期,社会地位的差距开始建立在财富多寡的基础上,以社会属性差异确定个人地位,属于比较复杂的不平等社会。 距今5500—5000年的仰韶晚期,甘肃东部原始农业进入鼎盛阶段。大地湾遗址出土该时期农业生产工具550件,渔猎取食工具512件,农业工具首次超过渔猎工具;在出土的猪骨中,18个月以下幼年猪骨占78.8%,标志着狩猎经济地位下降,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天水西山坪遗址同时期文化层出土黍、粟、水稻和青稞,意味着食物结构趋于复杂,食谱内容更加丰富。 原始农业的鼎盛,为聚落规模的扩大和复杂社会的初步出现创造了条件。大地湾仰韶晚期聚落面积达50万平方米,以南北中轴线附近2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建筑为对称轴,形成众星捧月的独特格局,可能是渭河上游雏形国家的首都。F901面积达420平方米,是一座多间复合式原始宫殿,是聚落首领办理政务、组织集会和举行大型祭祀典礼的场所,是根据政治权力大小确定个人社会地位的工具与象征,标志着距今5000年前后,甘肃东部初步进入复杂的不平等社会阶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