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期刊匿名审稿专家10人谈2|马敏:匿名审稿关键在寻获真正的“专家”

http://www.newdu.com 2018-11-19 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 佚名 参加讨论

    2018年4月初, 《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与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中国历史学前沿论坛·专家匿名审稿制度下的学术期刊建设”论坛, 邀请10位关注本话题的作者/审稿人和10家史学期刊的主编参会,交流信息、沟通想法。
    《近代史研究》2018年第5期,将10位匿名审稿专家的发言以“笔谈”的形式发表。“浙大蒋研中心”将逐篇推送,以使更多学者了解、关注此话题。
    
    马敏,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匿名审稿关键在寻获真正的“专家”
    此次前沿论坛讨论的主题是“专家匿名审稿制度下的学术期刊建设”,而在我看来,匿名审稿制度能否行得通,或者说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期刊编辑部能否寻找到真正的“专家”来进行匿名评审。制度是由人来执行的,执行者出了偏差,设计得再好的制度也只能是形同虚设。因此,我们要讨论匿名审稿制到底好与不好,首先要回答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谁来评审?如何评审?
    
    就笔者多次“被评”或作为“评审者”的经历,我认为在匿名评审过程中,大致会有三类“专家”:一是对你的专业领域极其熟悉或完全系同一领域的专家。他们对你所研究的问题了然于胸,对你所引证的材料也十分熟悉,往往能一语中的,直接看到文章的优长和问题,所提出的修改建议也通常十分具体,极富建设性。即便对文章提出批评意见或进行商榷,也使你心服口服,感到言之在理。如能遇到这样的专家,是作者和编者之大幸。二是对你的专业领域并不太熟悉,但学养极高、知识面极宽、判断力极强的“通儒”型的专家。他们往往能高屋建瓴,慧眼识珠,从逻辑是否清晰、论据是否充分、表达是否晓畅,判断出文章是否有价值或问题所在。因见多识广,学贯中西,这类专家常能从你意想不到之处提出一些极好的修改建议,令人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倘若能遇到这样的大专家,当然也同样是作者和编者之幸。三是少数对你的专业领域并不熟悉,又没能达到“通儒”水平,但却喜欢动辄“批评”或专门“挑刺”的“专家”。这类所谓的“专家”,往往并没有读懂你的文章,就妄下评语,或并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却十分喜欢“下指导棋”,要你这样修改,那样补充。有的甚至不加分析地扣上一大堆“政治帽子”,让你感到无所适从,根本无法着手去修改。若遇到这类“专家”,则是作者和编者之大不幸。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尽管人文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具有可以验证的客观标准,评价尺度要灵活得多,人为主观因素也可能会多一些,但真要写出一篇有价值的人文科学的学术论文却也并不容易,往往得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刻苦钻研多年,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而一篇所谓好文章,也是具有客观评价标准的,可以从是否具有新观点,是否使用了新材料,是否超越了前人的研究等多方面加以判定。从事过审稿的人都知道,真要写好一篇审稿意见,可能并不亚于撰写一篇小的学术论文,需要事先做大量的功课,有时还得专门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因为我们深知,一篇不太专门的评审意见,甚或带有偏见的评审意见,不仅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同时也是对作者和编者的一种折磨,远非“闻者足戒”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那么简单。
    
    既然在匿名审稿制中“专家”所扮演的角色如此重要,对杂志编辑部而言,关键是要千方百计遴选到真正的“专家”,尽可能避免那些不怎么专业的“专家”;而对被有幸选中参与评审的专家而言,则要以对学术的敬畏之心和极端负责的态度投入到这项工作之中。古人云:“文以载道。”学术之道大矣哉!孔子一生主张“执事敬”,既“韦编三绝”,又“述而不作”,其中便含有对学术文章的内在虔诚和莫大谦恭。我们一定要以这种“为学术而学术”的学术真精神对待学术论文的评审,尽最大努力摒弃评审中的人情因素和主观好恶,以学术标准为唯一标准,以学术水平为衡量取舍的唯一尺度,为中国学术的声誉看好门把好关。同时,也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术论文评审的行家里手,知道该评什么,怎么去评,从选题是否具有新意、问题意识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充分、是否做出了学术新贡献、还存在哪些需要深化和改进的问题诸方面,提出富有价值的评审意见。
    学术共同体的建设是作者、编者、审稿者三方面的共同责任,需这三方面同时发力,彼此配合,形成合力。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学术论文匿名评审制度,特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其一,为解决审稿人范围太小、学科覆盖面过窄的问题,编辑部应建立分类专家库,列入其中的专家人数应尽可能多些,以网罗真正的专家。同时应注意跟进、收集相关专家研究信息,及时更新数据库,借助大数据手段来筛选、确定最合适的评审专家。其二,要通过给评审专家颁发证书或寄送正式邀请函等形式,以示郑重与尊重,使其具有相应的荣誉感,增强责任感。同时,还要给专家足够的时间去进行评审,使其能写出高水平的评审意见,而不是匆忙应付,尽快交差。其三,要将专家匿名评审意见与编辑审读意见相结合,并以后者的审读意见为主。专家评审意见只能是参考性质的,不能一锤定音,更不能一票否决。要给编辑尤其是主编更大的权利及空间。一份学术期刊的质量和水平如何,往往取决于主编的胆识与水平,有好的主编才能办出好的杂志,应真正落实主编负责制,让杂志主编们有权有责,勇于负责。
    
    说到底,匿名评审仅仅是审稿的方式之一,不必将它的作用过分拔高或神秘化,更不能由一份匿名评审意见便决定了一篇学术文章的命运。在当今学术期刊汗牛充栋,各色论文多不胜数,学术垃圾远多于学术精品的情势下,匿名评审最多可以守住学术的底线,坚持学术的标准,杜绝不必要的人情,遏制一下学术垃圾的泛滥和学风的蜕化,但却治不了本,固不了根。中国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还将有赖于良性互动的学术共同体的构建,以及良好学术生态的形成。它也同样取决于三个方面:首先是要有好作者,即学者要视学术为生命,刻苦钻研,潜心治学,充分发挥创新意识,以原创性的学术成果奉献于学界和社会;其次是要有好编辑,即编辑要主动融入学术发展的潮流之中,“以学为尊”,广植人脉,明辨学术发展趋向,彰显问题意识,不断去发现好作者、好文章;再次是要有好的评审者,即评审者要“爱惜自己的羽毛”,以“为天下存正论”的勇气和高度的责任心去评审论文,协助编辑把关,去伪存真,去芜存精,使好作者、好文章能脱颖而出,让真正的金子发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