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彭小瑜:从中世纪研究的角度看西方古代文明

http://www.newdu.com 2018-11-26 世界古代史研究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最近十几年在国内主要的高等院校,拉丁语和古希腊语的教学逐渐流行。这一可喜的现象反映了对古代西方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开始受到更大的重视,这里涉及的学科包括古希腊罗马、欧洲中世纪和拜占庭的语言和历史,包括外国古代哲学以及法学等。此外,也有一些学者希望能够建立“古典学”专业,即更加专业化的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我个人和许多研究中世纪史和欧洲史的学者则希望在古希腊罗马研究与中世纪研究之间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甚至建设一个带有交叉学科性质的西方古代文明研究。
    我们现在说到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有时候会称之为“西方古典学”,担心只说“古典学”会让人们误认为是在说中国古代文化。不过欧美学界,包括俄罗斯和东欧的学者,通常用“古典学”来特指西方古代世界的研究,而以中世纪来指称5世纪到15世纪的西欧。原来罗马帝国东部后来发展为拜占庭帝国,并以自己特具特色的文化影响到俄罗斯和东欧,尤其是其中的东正教国家。中世纪西欧在民间有各地方言,但是长期以来以拉丁语为宗教、法律、医学和人文学科的通用语言,而拜占庭则沿用希腊语。中古时期的拉丁语和希腊语有自己的鲜明特色,有更加丰富和多样的内容,但是语法和词汇还是保留很强的、大大超出一般人想象的稳定性,所以在语言上中世纪文化与古希腊罗马文化实际上是共通的。熟悉中古拉丁和拜占庭研究的学者,一般不会把拉丁语和古希腊语仅仅理解成狭义的古典语言。
    正如法国年鉴学派和新史学的学者喜欢强调的那样,文艺复兴时期过度谈论古典文化优越性的观点并没有准确评估中世纪欧洲在西方文明发展上的决定性作用,譬如马克·布洛赫就认为近代欧洲文明在地地理、人口和文化上起源于中世纪。然而中世纪重要性的表现之一恰恰是传递了以地中海周边地区为中心的古希腊罗马文明遗产。这里又涉及到另外一个我们对文艺复兴的误解。古典文化从来没有在中世纪消失,在有些方面甚至一直保持重大影响,譬如罗马法在中世纪一直稳定存在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无所谓“再发现”的问题。过去认为古典文化的元素一度消失,需要经过“复兴”才被恢复。这种看法是旧教科书里面才流行的观点。勒高夫在《欧洲的诞生》里面这样描写中世纪所继承的古希腊文化:在古典晚期业已被基督教化的文学和哲学遗产,以及城镇、葡萄酒和宗教建筑。他认为古罗马文化最重要的遗产是拉丁语及其语法、修辞,以及以拉丁语为载体的逻辑论辩和科学知识,还有罗马人的道路、城市、法律、军事战术、政治理论(包括被用于皇帝的称呼“凯撒”)。再譬如对中世纪文化影响最大的典籍拉丁文《圣经》,也是在古典晚期被翻译和整理的。
    在中国建设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即严格意义上的“古典学”研究,甚至为此设立这方面的专业和机构,具有超凡的意义。在最基础的意义上,拉丁语和古希腊语是研究上古和中古西方历史不可缺少的基本功,古典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和考古学等等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方向,应该是我们的高等院校和社会科学院的一个院系和研究所。此外,作为多元和多样的学科建设规划之一,打通西方古典研究和中世纪研究的思路和设置也值得尝试和努力,可能会是更加有利于推动国内西方古代历史、哲学和法学研究的一个思路,也就是交叉学科的思路。
    严格意义上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确是西方古代文明比较专门的一个方面,由西方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整体性来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价值观的层面上,正如国内的学者已经关注到的,也正如勒高夫在《欧洲的诞生》里面提及的,古希腊人在文化上对所谓的“东方”有一种优越感,并且把这种东西方对立的感受和偏见传播给罗马人和中世纪人。到了古典晚期和中世纪,西方在此基础上又出现基督教文化和非基督教文化之分界和对立。与古希腊罗马价值观不同的是,中世纪的一些人很早突破古典世界以奴隶制和古代帝国主义为基础的世界观,提出人人平等的观念,认为以种族、宗教和文化来割裂不同的人群,是一种偏执和成见。这种思想经过12和13世纪的发展,到了中世纪晚期,在波兰学者帕维乌·沃德科维茨那里成为了现代国际法的基础。他明确提出,西方不应该排斥非基督教文化,欧洲人应该与其它文化和其他地区的人民和平相处。
    在研究、教学和学科设置的层面上,国内高校拥有一个古典学中心,甚至一个古典学系,无疑是西方文明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建设。这样的中心不妨是狭义上的古希腊罗马研究中心,也可以是交叉学科的西方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二者都符合国际学术界和高等院校的惯例,也是长期以来国内学科建设的薄弱环节。如果把古代西方文明研究建设为一个交叉学科,我们在这一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都会得到有力的推进。以中世纪的手稿学为例。目前与西方古代文明有关的史料,主要是中世纪的史料,包括一部分古典文学的抄本,是以手抄的文本为主的,用牛皮、羊皮或者纸草为载体。其中有大约70%是至今还没有被很好整理和编辑出版的手稿,构成一个对西方历史、文学、哲学和法律进行进一步原创性研究的宝库。对这些文本的阅读和阐释,研究者需要有相当程度的拉丁语和古希腊语的训练,也需要熟悉中古拉丁和希腊语,需要通晓古希腊罗马历史和中世纪历史。很多文学、哲学、医学和法学的文稿会涉及古希腊罗马文化,也会论及中世纪这些学科的发展变化。目前很多学者,尤其是文学、哲学和法学的学者,都需要有打通古典和中世纪的学科背景,有交叉学科的训练,譬如一位托马斯·阿奎那的研究者往往会同时精通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和中世纪的哲学。
    过去我们说“言必称希腊罗马”,以此来指对西方文化的重视。这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对西方文化还了解得不够,因为在这一表述中,中世纪西欧和拜占庭文明对现代西方文明的关键塑造作用,无形中被我们忽略了。中国人研究西方学问自然需要有中国的角度。不过在建设扎实的西方古代文明研究学科之前,我们关注的重点应该首先是基本的语言学习和其他基本功的训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