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簡(八)《天下之道》考釋兩則 蘇建洲 彰化師大國文系 (一) 簡1“今之 ![]() ![]() ![]() ![]() ![]() ![]() 謹按:“ ![]() ![]() ![]() “ ![]() ![]() ![]() 《競公虐》第九簡:“今內寵有會譴,外=(外寵)有梁丘據營誑,公退武夫,惡聖人,番(播)浧(逞) ![]() ![]() (二) 簡5“弌(一)曰戾亓(其) ![]() ![]() ![]() ![]() 差別只在於“攴”省為“卜”,古文字確實存在這種現象,比如《恆先》12 ![]() ![]() ![]() ![]() ![]() 後一字田煒先生釋為“䏿”,認為是“攴”省為“卜”。[8]“䏿”字右旁 ![]() ![]() ![]() 簡文“ ![]() ![]() 此字應該就是“纚”,請比對《新蔡》“驪”作 ![]() ![]() ![]() ![]() ![]() ![]() 戰國竹簡文字“戾”字數見,以往多用為罪戾、疫病、禍患等負面義。如上博簡《內禮》簡10“從人觀,然則免於戾”;《用曰》簡3“遠君遠戾”;清華簡《祭公》簡15“戾災辠 ![]() ![]() ![]() ![]() ![]() ![]() 附記:拙文承蒙鄔可晶先生審閱,謹致謝忱! [1] 網友“ee”(單育辰)說。 [2]《古字通假會典》頁743【毒與篤】條、頁744【篤與竺】條。《尚書·微子》:“天毒降災荒殷邦”,《史記·宋微子世家》作“天篤下菑亡殷國”;《墨子·非命下》引《書》〈泰誓〉:“上帝不順,祝降其喪。”“祝降”即〈微子〉的“毒降”。參見張悅:〈《尚書》“祝降時喪”新釋〉,《中國語文》1998年第6期。 [3]《古字通假會典》頁743【毒與孰】、【毒與熟】條、頁744【竺與熟】條。 [4] 參見陳劍:〈釋上博竹書和春秋金文的“羹”字異體〉,2007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論文,2007年11月10~11日,台灣大學中文系。又載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8年1月6日。 [5] 郭沫若:〈釋 ![]() ![]() ![]() ![]() [6] 各家說法參見劉建民:《上博竹書〈景公瘧〉注釋研究》,北京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5月。 [7] 《裘錫圭學術文集》第五冊330頁注31。 [8] 田煒:《古璽探研》,227-228頁。 [9]如《戰國古文字典:戰國古文聲系》,頁22、《楚系簡帛文字編》(增訂本),頁1106、《包山楚墓全編》頁464、《十四種》頁78。 [10] 參見陳劍:〈清華簡“戾災辠蠱”與《詩經》“烈假”、“罪罟”合證”〉。 [11] 裘錫圭:〈史墻盤銘解釋〉,載氏著《裘錫圭學術文集》第二卷,第6-17頁,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 [12] 李學勤:〈論史墻盤及其意義〉,《考古學報》1978年第2期,第149-157頁。 [13] 參見馮勝君:〈讀清華簡《祭公之顧命》札記〉,“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復旦大學,20171014-15。 点击下载附件: 1962蘇建洲:清華簡(八)《天下之道》考釋兩則.docx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