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明代民间公文纸本古籍的史料价值

http://www.newdu.com 2018-12-04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李效杰 参加讨论

    公文纸本是“传世文献最后一座待开发的富矿”,民间所藏公文纸本古籍则是一个重要矿区。近年来,笔者获知十几种民间公文纸本古籍,其中多数是明代公文,对研究明代历史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日本汉方医学讲读
    明德藩最乐轩嘉靖公文纸印本《前汉书》残叶,破损严重,现存17叶,其中《纪一下》5叶、《传三十八》8叶、《传四十二》4叶。纸背有暗红色格线,文字与正面呈同一方向。该书具有两个特点。
    其一,中国、日本公文纸本的双重属性。目前已知的公文纸本古籍,刊印和流传均在国内,纸背文献多为古代中国某地的档案类材料。但《前汉书》则明显不同,此书印于有红色线条的明代公文纸之上,无疑是中国明代刊印的公文纸本古籍;同时,书背载有《难经》等中国医书之名和佐藤元苌等日本人之名,并记有医书的讲读进度、人员的出勤情况等,如其中一叶有“四月十七日/《伤寒论》八八至九一,森养竹/四月二十一日/《金匮要略》,佐藤元苌/湿病诸条读了/稻叶不快缺席”等文字,又是与日本有关的公文纸本。
    其二,纸背文献与日本有关的内容,形成时间晚于书的刊印时间。目前所知的公文纸本古籍,均是纸背文献形成在前、正面文献刊印于后。《前汉书》残叶刊印于明代公文纸之上,与这一特征相符。但从纸背文献的文字方向、墨迹、版面等综合判断,与日本有关的内容应是直接书写于纸背,明显晚于书的刊印时间。应是《前汉书》从中国流传到日本后,在使用过程中严重破损,不同卷数的残叶遂被日本某地的汉方医学家收集起来,并在纸背记录医书的讲读情况等。
    日本江户时代,许多医学家在进行日常诊疗、医学教学的同时,还热衷于对中国医书进行整理、考证、注疏,产生了不少考证类医学著作,较为著名的有多纪元筒的《伤寒论辑义》、森立之的《金匮要略考评》、涩江抽斋的《灵枢讲义》等。《前汉书》残叶纸背载有《金匮要略》等4种医书及讲读进度——“讲起”“读了”“读毕”等,所载佐藤元苌等4人与4种医书呈一一对应关系,如佐藤元苌讲读《金匮要略》,森养竹讲读《伤寒论》。在医书讲读进度上,则是从每月的“朔日”开始,每月6次。《前汉书》残叶纸背文献应是日本汉方医学整理和教育的原始记录。
    逃移跟捉军丁回答册
    明代实行军户世袭制度,当出现军士逃故等情况时,为了保证军队的正常员额,明初即推行了“勾军”制度,“清勾册”是“勾军”得以进行的凭籍。明赵忻刻嘉靖公文纸印本《王氏存笥稿》纸背文献,保存有明代“勾军”时的“逃移跟捉军丁回答册”残件,对研究明代“勾军”的诸多细节提供了重要原始史料。
    《王氏存笥稿》存卷十七至卷二十,一叶纸背先列“秦乔里长”和“递年里长”名单,之后有“嘉靖叁拾伍年捌月贰拾九日奉/直隶潼关卫指挥使司贴文□顽军不赴修理紧要关城事开清勾/直隶潼关卫/壹名何名系本县秦乔里人/前件里长周政礼佃地全朝美跟捉”等文字,应为明代西安府所属州县“勾军”问答册中的“逃移跟捉军丁回答册”。其中“勾军”的原因是“顽军不赴修理紧要关城事”,因此应为“勾军”中的“根勾”,即跟捉逃军本人。从“佃地全朝美跟捉”判断,当时佃种逃亡军丁遗留田地者,相应负担有跟捉逃军的义务和责任。
    从嘉靖十一年(1532)起,“勾军”时的“清军单”一般由兵部直接递送至各地的布政使司,再由布政使司交割转发至所属府、州清理。地方处理“勾军”的文书是“勾军问答册”,主要包括收到“清军单”的时间、“清军单”的送达者、需要清勾的卫所名称、清勾检查情况说明等。但《王氏存笥稿》纸背的“逃移跟捉军丁回答册”,其“清军单”应是直接来源于“直隶潼关卫指挥使司”,在内容上也较为简单,说明地方府州卫所在处理部分“勾军”事务时较为灵活。
    明代军户黄册较为少见
    明代将人户分为民、军、匠、灶等类,黄册也有民籍册、军籍册、匠籍册、灶籍册等之别。目前传世的明代黄册多为民户黄册,军户黄册较为少见。明末汲古阁嘉靖公文纸印本《汉隶字源》,纸背文献则保留有较为少见的明代军户黄册残件。
    明末汲古阁嘉靖公文纸印本《汉隶字源》,现存4册,纸背文献与正面呈同一方向。其中一叶纸背有“秋粮/米每亩科正米肆合,每斗带耗柒合,共该肆合壹勺/男子柒口/成丁肆口”等语,另一叶纸背有如下文字:“第四甲计壹拾壹户/一户黄関住孙男黄昭,係直隶庐州府六安州永和乡肆都第肆图军户/于甲辰年投充赣州卫军,故;洪武贰拾肆年调六安卫/永乐十九年投□宫黄信□役,洪熙元年调大宁中卫”,格式与上海图书馆所藏《乐府诗集》纸背文献中的军户黄册完全一致,应为明代的军户黄册无疑。嘉靖十年规定,编造军户黄册时“务要将各军户祖名、充调接补来历、子孙校派,尽行查明”,则纸背文献中的“黄昭”为南直隶庐州府六安州永和乡肆都第肆图一军户户主,“于甲辰年……”“洪武贰拾肆年……”“永乐十九年……”“洪熙元年……”等内容,应为黄昭之“祖名、充调接补来历、子孙校派”等信息。
    明代军户黄册存世量极少,目前所知仅有哈佛大学图书馆所藏《重刊并音连声韵学集成》纸背的扬州府泰州如臬县军户黄册残件20余叶,上海图书馆所藏《乐府诗集》纸背的泰州宁海乡军户黄册残件4叶。明末汲古阁嘉靖公文纸印本《汉隶字源》纸背的“庐州府六安州永和乡”军户黄册残件,不仅增加了现存明代军户黄册的数量,也扩大了军户黄册涉及的地区,为研究明代军户的赋役、更替、发展变化等提供了难得史料。
    (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学报编辑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