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石台 周小丽 立冬过后,天气渐寒。屋外,天晚欲雪,而室内,烫酒用的红泥小火炉正旺,绿蚁新酒飘香,相聚能饮一杯无?这样的场景出现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笔下,也成为友人相约畅饮的常用语。诚然,遥想远古,蒸馏酒尚未问世之前,天寒地冻时节,温上一壶温胃御寒的美酒,将给整个冬季带来舒怀欢畅。 古人饮酒喜欢温热后再饮,为何要温酒呢?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说的最直白:“喝热酒发散快、喝冷酒凝结体内、五脏去暖岂不伤身。”所以说温酒不伤脾胃,才能够起到保健作用。同时,经过温热的酒,喝起来更加绵甜可口,更可以让人体会到“温酒浇枯肠,戢戢生小诗”的意境。 温酒自然少不了温酒器,它是我国酒器系列中的重要一项,早在商周青铜文化中就有,并延续了数千年之久。在汉代,已有温酒樽这种酒器,配以勺,便于取酒。唐代开始出现大量的金银材质的温酒器具,造型华丽端庄,制作精细。宋代是中国瓷业发展的高峰,温酒器如注碗的出现,成为当时一种最普遍使用的温酒器具。明清时期,温酒具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形制繁多,有温碗、温酒壶、温酒炉、温酒罐,材质更是有铁、锡、银、陶瓷等多种多样。 藏友吴老师新近淘到了一套清代黄铜鱼篓温酒器(图1),特意拿到我的住处与我共同品鉴。古代温酒器常见的有炉杯配套、碗壶配套、套杯配套。这套晚清温酒器则属于壶壶配套,为黄铜打造,高约5、口径4、底径7厘米,重约175克。器具造型别致,小巧可爱。内中有个圆柱形铜壶,可以直接在火炉上将酒加热,热好的酒放在套壶中,便可以持续保温。饮用的时候,打开套壶的壶盖,就可以倒入小杯直接饮用温酒了。 套壶外部是一个可爱的鱼篓造型,由细密交织的铜丝编制而成。壶身一端悬挂着一只横行的螃蟹,挥动着大鳌,瞪圆了绿豆般大小的眼睛,神气活现,威风凛凛。另一端匍匐着一只警觉的小青蛙,只见它前肢巴在鱼篓上,后肢悬空,似乎刚从池塘跳跃而来。这两只水中生物既装饰了器具的外型,又便于用手拿取。套壶壶盖处,则密密麻麻浮雕镂刻着鲤鱼、龙虾、泥鳅、黄鳝等渔获,皆是活灵活现,在水中挤挤挨挨,似乎要腾跃而起,拍打出了无数水花,好一幅渔家丰收的场景图(图2)。目测一下,如此小巧的温酒壶,一次最多不过温上三两酒,应该是殷富人家自酌酒具,独酌慢品,怡然自得,也是有益无害的。尤其是壶上装饰的螃蟹与鲤鱼,前者有着“八方来财”的寄寓,后者常被冠上“鲤鱼跳龙门”的祝愿,寓意美好,令人心悦。 寒来暑往,枯荷在塘,时间就这样匆匆流走了。遥想当年的古人,书桌上放着这样的温酒壶,“夤夜围炉温酒暖,诗书半卷远尘喧。”一边慢呷美酒,一边细品诗书,冬夜漫漫却不再孤寂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