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演是以娱乐表演为外在表现的社会活动,主要因组织者不取收益、表演者不取或仅取少量劳务报酬、所得收益主要用于某种指定用途而得名。近代以来,义演活动在我国各地日益增多,也因特殊的历史背景一度达到高潮。一般来讲,为赈灾救贫而举办的娱乐募捐活动可谓慈善义演。然而,根据近代中国灾难深重的史实来看,支援抗战、保家卫国的筹款义演更具民族大义,应属具有“慈善理念”和公益内涵的募捐活动。关于义演活动,需要深入挖掘的资料和探讨的问题还有很多,相关研究有待深入。 近代城市为义演营造条件 慈善义演研究貌似属于非政治化的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然而,深入考察后可知,其并非仅是“偏爱人情恒常的物质、消费”一类“不大见人”的研究。义演活动的组织与举办,既有社会名流的参与,也有不同阶层社会团体的参与,如各类慈善团体、大小商会、青红帮、宗教团体、艺人、票友、学校教育机构等,参与组织者和主要演员多数为社会知名人士,不少人算得上“社会名流”和“艺人名角”。在京津沪等中心城市以及一些经贸发达城市,义演更为集中。我们甚至不能否认,在诸多募捐义演活动的背后,还会有组织者无法撇清的政治意图或商业意图等。在一些影响颇大的慈善义演活动中,活跃着不少“大人物”及其家眷,中产阶级也有不少人物参与其中,如政界人物、商界人士、文教界人士等。慈善义演以娱乐面貌出现,往往成为吸引民众追逐和观赏的捐赠活动。因此,类似活动在近代中国的生成与发展,形成一种全新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发展规律、社会功用及文化特征等,值得深入研究。 中国近代城市的建设与工商业的发展,为义演的逐渐兴起营造了生成条件;近代西方慈善文化的影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构成其思想引领。从慈善活动组织角度观察,义演的发起、经营和管理等,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慈善救助已从传统一元化走向近代多元化。除了义演活动的主办方有各个阶层的社会团体和知名人士,其他相关人也由社会各阶层人员所组成,围绕义演救助构成了不同的社会角色,如组织者、表演者、艺人和购票(派票)观赏(捐助)者。同时,义演的各类形式与演出内容也伴随时代不断发展,从传统逐步走向时尚,吸引了一些趋向于时尚消费的都市民众。义演参与者范围广泛,捐赠方式多样,有自愿购票、政府派票、友情赞助等类型。特别是慈善捐赠所救助的对象也呈多样化,从对艺人团体贫弱互助的自救,发展为赈济灾害、扶助贫弱、助医助学、保家卫国等。在日常生活中,多数慈善义演表现为零星、偶发事件,似乎是少数人的作为,但在重大灾难发生时,义演会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回应”。 慈善文化是人们社会文化生活的产物,中国近代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造就了近代慈善文化。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慈善文化和慈善意识、慈善观念也被赋予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康有为的大同思想、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与科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等思想理论,突破了中国古代慈善文化本意上的乐善好施、赈灾救民、扶贫济困、尊老爱幼、苦乐共享的狭隘范围,而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存亡和富强联系在一起。义演是慈善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典型表现,深入考察和剖析慈善义演现象,对推进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