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可参见辛德勇《中国印刷史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版)中对各种相关观点的介绍和评述。 ②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4《经籍会通四》,清光绪二十二年广雅书局刻本。 ③[日]内藤湖南著、夏应元译:《中国史通论——内藤湖南博士中国史学著作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89页。 ④⑨[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5卷第1分册“纸和印刷”,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37、338页。 ⑤苏勇强:《北宋书籍刊刻与古文运动》,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⑥张高评:《宋代印刷传媒与诗分唐宋》,《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张锦辉:《宋代雕版印刷传播对宋代诗歌的影响》,《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⑦参见David Woodward,"Cartography and the Renaissance:Continuity and Change",J.B.Harley and David Woodward,The History of Cartography,vol.3,Cartography in the European Renaissance,p.20. ⑧如张锦辉认为:“宋代雕版印刷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宋人诗歌集,而且也促使其传播途径多样化,呈现出官方传播、商业传播、民间传播并举的局面。传播途径的多样化,既对文人文学创作和一生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对诗歌流派的形成、维系具有重要影响”,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作者并没有具体阐述所谓“深远影响”的表现,也没有从具体例证入手分析“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为何“对诗歌流派的形成、维系具有重要影响”。张锦辉:《宋代雕版印刷传播对宋代诗歌的影响》,《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10)成一农:《十五国风系列地图研究》,《安徽史学》2017年第5期。 (11)何德宪:《齐刻〈禹迹图〉论略》,《辽海文物学刊》1997年第1期。 (12)(13)参见辛德勇:《说阜昌石刻〈禹迹图〉与〈华夷图〉》,《燕京学报》新28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曹婉如:《华夷图和禹迹图的几个问题》,《科学史集刊》第6期,科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6页。 (15)如“夏国自唐末拓跋思恭赐姓李氏,宋端拱初赐以国姓,至宝元六年元昊始僭号”;“甘凉五州即汉武时取浑邪、休屠王地置河西四郡,南隔诸羌、据二关断匈奴右臂以通西域。宋初以来朝贡不绝”等。 (16)参见成一农:《浅析〈华夷图〉与〈历代地理指掌图〉中〈古今华夷区域总要图〉之间的关系》,《文津学志》第6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年版,第164页。 (17)成一农:《浅析〈华夷图〉与〈历代地理指掌图〉中〈古今华夷区域总要图〉之间的关系》,《文津学志》第6辑,第164页。 (18)参见成一农:《中国古代历史地图集的编绘及其演变》,待刊稿。 (19)成一农:《十五国风系列地图研究》,《安徽史学》2017年第5期。 (20)参见成一农:《〈广舆图〉史话》,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版。 (21)具体可参见吴莉苇:《17世纪的耶稣会士与欧人中国地理形象的确立》,未刊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