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丹·本-阿默思]传统的七股力量:论传统在美国民俗学中的多重意义(4)

http://www.newdu.com 2019-01-20 中国民俗学网 [美]丹·本-阿默思 参加讨论

    作为过程的传统
    澄清以前的“作为过程的传统”的观点,就有可能更彻底理解这一定义上的变化所带来的重大意义。在民俗学界,如同在其他一些学科,传统的过程暗示着代代相传的文化遗产的传承动力关系。这层意思在语义上紧紧保留了拉丁文“传递”或“传递下去”的意思,如“口头传统”所表达的那样,也一直用来界定民俗的特色。作为民俗学派的语义学家的阿彻尔•泰勒便基于这层意思提出他的民俗的定义:“民俗是那些通过传统,或是以口头或是习俗和实践方式,所传递的一起。”2
    作为一种传承过程,“传统”明显被联系到过去。然而,民俗学家将传统过程从时间维度扩延到社会和空间维度。正如埃克斯多姆和柏瑞所指出的,“需要辨别两种传统:‘时间层面的传统’和‘空间层面的传统’。”3在民俗学研究中,在分析传承的社会动力,以及故事和歌谣的地理传播中都至关重要。
    “口头传统”作为一种传承过程,也指的是有文字社会的历史上的无文字阶段,以及宗教运动史上(将教义写在经书上后成为教条)的前教条阶段。这种用法不只是在美国民俗研究中使用,相反,它在神学和圣经研究中居有核心地位,反映出某些历史社会的局内人的不同观点。4
    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传统”也出现在米尔曼•帕里的荷马史诗的研究中,以及现代南斯拉夫的口头吟游诗中。之后,帕里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在美国民俗和古典研究中发展出一个独特的学派,“口头文学”和“口头诗歌”成为关键词,但是,在帕里的著述中,“传统”一词占据中心位置。他给自己的硕士论文立题为“荷马的传统史诗:论荷马史诗风格问题”,5清楚地表明也已经成为创造过程的传承过程。五年后,在他的“荷马的传统暗喻”一文时,F口头性和传统性几乎成为可以互用的两个词,如在1932年他的文章中明确写道:
    

    荷马式诗句的口头性表现在其用词上,即,如其程式所示,只能是传统的或口头的。将这两组事实放在一起,我们可以看清楚,那些长期困惑荷马学者的词语和格式的变化其实是荷马式用词的自然和必要的条件。作为口头的,它必须是传统的,而作为传统的,它必须包含老的词语和格式。1
    

    作为民众的传统
    当传统是过程时,民俗是其目标;而当口头传承是民俗的至关重要的特质时,“民俗”和“传统”这两个概念无疑替换了位置,传统成为材料,民俗成为它的载体。理查德•鲍曼描述了这个观点(可以视其为代表了前者,而不是“新”的民俗观点),提出在这些术语概念中:
    

    民俗是一个群体及其先辈作为一个整体的创造与再创作的结果,是其共性的一种表达方式。民俗以传统的名义被论述,从中,传统被视为一种超有机的时间连续体;“民”就是“传统传承人”,即,他们通过时间和空间将传统继承下来,犹如极多的行李。2
    

    鲍曼当然很清楚作为超有机体的“传统”与其作为行李的比喻之间的矛盾。毕竟,这两个概念在民俗研究中,犹如藏猫猫一样,因人类学派和文学派的兴衰而各有起伏。作为社会科学的术语,“传统”可以被视为一种超有机力量,而从文学角度看,“传统”隐藏在文学形式之中,歌手和叙事人相互传播。
    这种传统作为“包袱”的文学观点起源于卡尔•悉多将叙事人作为“传统传承人”的比喻。他的目的是以一个经验性的方式来理解一个社区内的传统的动力性,从而来取代当时的浪漫思想:“农民的传统是所有农民的共性,在‘一个民族的灵魂深处’到处都有。”3因此,他提出,“每个传统都有其自己的传承者”,这些人只是“整个一个教区的极少数人”,是那些“主动的传承人使得传统有活力并传承下去”。4悉多不是将传统视为超有机体,而是一个有机的民众集体,并随着代表他们的传承人而变化。如果民俗学家希望“理解传统的生命,其起源和发展,其传播和传承,他们就必须注意这次循环关系,以及各种各样的传统传承人”5。由此,如果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看,“传统”可以是超有机力量,用文学派的话来说,“传统”成了一个被传递的火把。但是,即使在民俗学的文学派中,也并非都是意见统一的:泰勒将“传统”视为传承过程,悉多则视其为被传承的民众。
    在美国,悉多的“传统”概念产生的影响很有限,也许在课堂上老师讨论过他的理论,但在出版物中则几乎没有引用。这可能有几个原因。第一,在美国,沿用历史地理法的叙事传播研究非常少,而悉多的“传统传承人”概念对此最适当不过了。6第二,他的“主动的传统传承人”与“被动的传统传承人”概念与美国民俗学家接受的人类学社会学的“角色”概念一致,因此他的观点显得重复了。第三,多数对个体叙事人和歌手的研究都聚焦于他们的口头文学作品的内容和社会功能,而不是他们对故事和歌曲的传播的贡献。第四,这样的局面也可能是汤普森对悉多的态度所造成的:前者注意到后者的学术意义,但过多关注的是悉多的好争论的性格。1
    在受到美国教育的民俗学家中,肯尼斯•高斯廷和柏瑞•托尔肯可能是仅有的两位吸收了悉多的“传统”概念的两位。在高斯廷的《民俗田野工作者指南》(1964)一书中,“传统”作为“民众”的概念是主导的。事实上,“传统传承人”这个表达法是索引中唯一对“传统”引用,因为他把这个词与“信息提供人”互用,而没有用“叙事人”或“歌手”。同样,托尔肯在他的《民俗动力学》2这部教科书中广泛使用了这个术语。就我所知,高斯廷也是美国唯一想进一步发展“主动和被动传统传承人”概念的人。在“论研究表演中对积极传统与消极传统概念的运用”一文中,3他提出,这两个概念的对立不是永恒的,不一定反映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相反,传统的激活则取决于所处的环境。虽然对“传统”的这个概念的引用不多,但也足以代表了将焦点从传统转向传承人的变化;从关注主题和类型的横向传播转到对存在于民俗表演者内心和生活方式中的传统的典范模式的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