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联合国际总司令麦克阿瑟正信心满满,他的第八、第十集团军,已经打到平壤,平定北朝鲜,似乎已经指日可待。 他知道中国会派军,但凭史上最强悍的B29轰炸机,他不把任何军队放在眼里。 中国志愿军昼伏夜行,秘密进入北朝鲜。10万人渡江援朝,被麦克阿瑟误判为只有6000人。 而麦克阿瑟的第八集团军,约20万人,第十集团军,约10万。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然而,一交战麦克阿瑟发现,美军与顽强善战的志愿军相比,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中国志愿军插入第八第十两军之间的巨大间隙地带,10月25日发动进攻,中国老兵骁勇善战,很快歼灭南朝鲜的几个团。 麦克阿瑟着急,立即命令美国远东军进行空中轰炸。但志愿军匿藏起来,致使美空军威力大打折扣。麦克阿瑟又命令,轰炸的重点是交通运输线和鸭绿江桥,切断北朝鲜军的后援。 这是一步危险的棋,轰炸鸭绿江桥,意味着对中国边境的挑衅,将挑起中苏与美国的战争。所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立即阻止了麦克阿瑟这道命令:“不能轰炸鸭绿江上的任何桥梁”。 麦克阿瑟的军令被拦下,暴跳如雷,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杜鲁门总统就是压着不让走这步险棋。 麦克阿瑟立即拍电报,告诉杜鲁门“你的命令会造成严重的灾难”,要求立即解除自己的指挥职务。你丫的你行,你来指挥吧,老子不干了。 杜鲁门最后给出一个妥协的方案:可以轰炸鸭绿江桥的北朝鲜一侧,不能轰炸中国的那一侧。 这在麦克阿瑟看了又是气半死,这样的命令在军事技术上是无稽之谈。B29投炸弹当时还没有那样的精度,说投到哪里就一定不超过多少米范围。 麦克阿瑟只能冒险一试。11月初,朝鲜一侧的桥梁被炸,鸭绿江桥成了断桥。 这时,志愿军停止了进攻。11月25日,他乘飞机视察了鸭绿江后,放心地回东京了。 然而,麦克阿瑟疏忽了,此时的鸭绿江已经完全封冻,没有了桥,江面却成坦途。当晚,30万志愿军迅速入朝,立即伏击了第八第十集团军先头部队。 一周不到,志愿军势如破竹,联合国军全面撤退。退过三八线,边打边撤,志愿军似乎要把他们赶出南朝鲜。12月13日,志愿军再次逼近汉城。 相比经验丰富、战斗力顽强的志愿军,联合国军除了空军,没有任何优势。 面对失败,美国媒体采访麦克阿瑟时,他这样解释原因:“与中国作战出现的问题,应归咎于华盛顿方面对我的限制,他们设置了无数障碍,这在军史中是没有先例的。” 晚年的麦克阿瑟在回忆朝鲜失利时,坦诚中国志愿军战术精妙: “他们是很危险的敌人,惯于在夜间运动和作战。”麦克阿瑟说,”中国军队常常避开大路,利用山岭、丘陵作为接近路。他们总是插入我纵深发起攻击。其步兵武器运用得比我们充分。” (责任编辑:admin) |